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月11日)
中国证券报
凭借生物医学和经济学复合学科背景,笔者对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有着独特的理解,善于结合宏观政策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并自下而上精选投资机会。笔者认为,医药行业具有市场空间大、成长确定性强、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特点。预计2021年医药行业大概率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创新仍是一条长期投资主线。看好以消费升级为主要驱动力的医疗服务行业和具备消费品属性的相关医药产品长期发展机会。
1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私募机构认为,《规定》对近16万亿元规模的私募行业规范发展有深远意义,有助于私募机构回归资管本源,有助于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医药板块2021年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热点。笔者认为,能解决过去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品种,包括创新药、创新医疗(002173)器械和设备,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一些改善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2021年医药板块重点投资方向。
定价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职能,公募REITs作为境内市场一类全新的权益型产品,为之设计合理的首发定价机制对公募REITs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深远意义。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公募REITs首发定价和股票IPO定价机制类似,均为市场化方式,主要由供需状况,并依据不动产估值博弈来决定;境内则由于公募REITs法律结构、市场所处阶段均与境外有所不同,在首发定价机制设计上有不少新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
上海、广州、湖北、天津……新年伊始,多地呈现出发力新基建的强劲态势。
2021年看好哪些资产?机构还“抱团”吗?首席经济学家给出答案
2021年资本市场会怎么走?最看好哪些资产?机构持股“抱团”现象是否延续?1月9日至10日,数十位来自国内外金融行业的首席经济学家,齐聚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为2021年资本市场“研判把脉”。
近期,电商龙头股南极电商(002127)崩盘了。过去10个交易日,南极电商股价跌去三分之一;如果从去年7月份高点算起,股价已经跌去了六成。
*ST海源(002529)预约2021年4月29日发布2020年年报,然而就在年报编制的当口,*ST海源“炒掉”合作多年的华兴所,改聘希格玛。而且,改聘希格玛还必须在2021年1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可以说,留给希格玛的年报审计时间着实有些紧张。
证券时报
2021年第一个交易周,军工板块表现活跃,部分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规模创出新高。多位公募人士认为,军工板块或上演春季行情。中长期行业确定性增长的背景下,军工行业将会出现更多投资机会。
继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主板及中小板也将迎来改革,A股全面实施注册制备受市场期待。
面对着诸多不利状况,已暂停上市的央企――*ST航通(600677)近日公告,拟选择主动退市的方式“告别”A股市场,引起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当前注册制稳步推进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大部分ST股的保壳行为,主动退市更显灵活,不失为*ST航通的最优选项。
2021年A股开门红,基金发行市场上百亿爆款基金层出不穷。1月的第一个星期,已宣布成立或提前结束募集的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又要看涨。
证券日报
监管重申底线要求 引导私募行业回归本源 业内:严监管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业内人士认为,针对私募行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规定》进行了细化清晰的界定,有助于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树立底线意识、合规意识,促进私募行业回归“私募”和“投资”的本源。未来,预计监管层将进一步加大对私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加强监管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年伊始,在A股2021年开门红行情演绎下,两市成交金额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随着投资热情的高涨,年报行情有望逐渐展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0年度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披露有望助推行情向纵深发展。市场进入业绩验证期,资金对年报关注度将提高,可聚焦主业高增长的公司。
聚焦六大券商2021年十大预测: A股市场一季度表现值得期待
新年伊始,目前已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601066)、招商证券、中金公司(601995)、国盛证券、粤开证券六大券商发布2021年十大预测。整体来看,各家券商有“共识”,也有独到看法。
长安汽车(000625)近日发布公告显示,2020年全年,长安汽车累计生产汽车203.32万辆,同比增长13.14%;累计销售汽车200.37万辆,同比增长13.98%。
人民日报
疫情防控期间,税收大数据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应加大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让税收大数据发挥出更大价值,将“应时之需”转化为“常态之举”。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创业板指涨2% 新冠检测概念大涨
- 李克强对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 南下抱团能持续吗?国泰君安:公募还有5000亿加仓空间
- 上市公司高管下场操纵股价 “监管太严”竟成狡辩理由
- 芯片缺货潮没缓解迹象 景气度将持续半年以上 概念股率先发力 5股业绩有望翻倍
- 港股通ETF大幅溢价!如何正确投港股
- 业绩预告公司预喜占比高 机构资金新年以来加仓绩优蓝筹
- 彻底赚翻了!23家券商业绩出炉 一哥中信狂赚150亿!华夏基金盈利大曝光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天风策略: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 基金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