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预告:医疗健康类企业去年赚翻了
上市公司年报预告陆续发布。已发布的上市公司中,医疗健康行业表现亮眼。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疗健康类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口罩、防护服等太抢手,有1家公司去年大赚36亿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有多抢手?稳健医疗(300888)日前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15亿元至135亿元,同比增长151%至195%,去年同期营业收入为45.7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36.5亿元至39.5亿元,同比增长568%至623%,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46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公司及时快速反应,加班加点生产防疫产品,相关医用防护用品(主要是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在线上和线下渠道、境内和境外市场销售额均大幅提高。”对于业绩的暴涨,稳健医疗如此表示。
振德医疗(603301)也披露,预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7亿元到106.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68亿元,增加了83.99亿元到87.97亿元。据统计,2020年,振德医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49.63%~470.93%。净利润为25.40亿~26.18亿元,增幅达1517.83%~1567.52%。
而若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2020年,振德医疗的销售收入为27.1~2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23亿元到11.31亿元,同比增长52%到63%。由此可见,振德医疗的业绩大增主要是来自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类防护用品的驱动。
另外一边,卖PVC和丁腈手套的英科医疗(300677)业绩也是好到“逆天”。截至2020年末,英科医疗一次性防护手套年化总产能达360亿只,其中PVC手套约240亿只,丁腈手套约120亿只。“目前一次性手套供需依然严重失衡,价格仍有上涨态势。”英科医疗称。
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大,有2家公司预计净利增幅超10倍
疫情之下,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大增,从而助推了多家公司业绩大涨。其中,达安基因(002030)和东方生物预计,净利润最高增长幅度超过10倍。
达安基因预计2020年盈利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20.70倍~22.87倍。据悉,报告期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达安基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快速、高效地进入市场,并且积极参与了国内各省新冠试剂的集中采购招标,一举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国内各省集中采购中全部中标的企业。
东方生物的业绩报告也显示,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5.56亿元,同比增长1795.1%左右,涨幅达到18倍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快速开发了一系列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上半年重点推动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市场化,下半年重点推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市场化,促使公司2020年度整体重大销售业绩突破。”东方生物解释称。
此外,明德生物(002932)也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为4.4亿元到5亿元,同比增长959.58%到1104.07%。“报告期内新增约1500家医疗机构分子用户,极大提升了新冠核酸试剂的品牌效应,报告期内新冠核酸试剂的收入占比约为总营收的60%。同时,PCR实验室建设项目以及其他核酸检测相关产品的销售也大幅增加。”
股价近一年涨超20倍,龙头企业还要继续扩产
业绩爆发也推动了股价上涨。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英科医疗。1月11日,英科医疗股价创出新高,首次突破200元大关,总市值也突破了800亿元。据区间统计来看,英科医疗的股价大约在2019年12月启动,至今涨幅已经超过20倍。
记者注意到,面对激增的防护手套市场需求,英科医疗、蓝帆医疗(002382)等该领域龙头企业均选择快速扩产。2020年来,英科医疗已经多次扩产,并且向上游热电联产项目扩张。
据开源证券研报测算,英科医疗2020-2022年产能分别到352亿只、744亿只和1104亿只,2021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PVC手套供应商,2年内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丁腈手套供应商。
另一防护手套龙头企业蓝帆医疗在2020年也进行了4次扩产。据最近的一次扩产计划显示,其子公司山东蓝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24.5亿元,在山东临朐投资建设产能为200亿只/年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
蓝帆医疗称,若本次扩产项目建设完成,2023年蓝帆医疗的健康防护手套年产能将达到800亿只,2019年报数据显示,彼时蓝帆医疗健康防护手套的总产能约180亿支/年。
业绩有望得以延续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口罩、防护服、手套、医疗设备等需求激增,不少医械企业也抓住时机布局,推动业绩大幅增长。那么,随着疫情常态化,这些企业又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呢?
众成医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许佳锐表示,疫情的爆发让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增长及重视程度提升,尤其是与呼吸、检测、应急防控、重症病房建设及健康防护相关的产品,将在疫情后市场扩容及基层下沉中迎来需求高峰。
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师陈乔姗认为,当前,口罩、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的市场增长来自于出口,鉴于国外疫情控制不佳,以及疫苗推广的空白期,需求量仍在增长阶段,至少1年后才会看到需求下降的趋势。
投资人、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也向记者表示,后疫情时代,消毒液、疫苗都比较有前景。“发展契机最终还是要靠企业的实力和技术去决定,比如说口罩,口罩里最核心的部件是熔喷布,但生产熔喷布的设备、技术等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且相关技术也可以扩展到其他产品领域。”
在程宇看来,疫苗方面的研发生产也会迎来发展机遇,生物工程技术等也都可以在其他领域产生出很多很好的有价值产品。“最终的前景一定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拓展。”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指数午后横盘震荡 两市涨停超百家
- 中信证券:A股已经步入“慢涨三部曲”中的平静期
- 海关总署:前2个月外贸进出口增幅明显、“淡季不淡”
- 外资“买爆”启明星辰 “团宠股”三大特征浮出水面 “新入围”股会是这些
- 年报和一季报业绩高增却“杀估值” 绩优医药股或在重构“长期机遇”
- 股市巨震 货币ETF规模突破3000亿元
- 大手笔“补血” 上市券商融资忙
- 资本热点“造车”改“挖土”?稀土概念板块连续多日逆势上涨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全国政协委员周玉梅:中国自主芯片已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