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中大、鲁商发展等医美股回暖 整治重拳推动医美行业规范化发展 挤泡沫还在继续!

2021-08-16 13:29:21 来源: 同花顺综合 作者:C闻

  8月16日,午后医美概念持续拉升,截至发稿,物产中大600704)、鲁商发展600223苏宁环球000718)触及涨停,德展健康000813)、华东医药000963)、华熙生物、哈三联002900)、郎姿股份等跟涨。

  6月初,医美板块中金发拉比002762)、朗姿股份002612)、奥园美谷000615)等多支个股创历史新高,彼时,市场情绪高涨,牛市呼声四起,更有部分研究机构直接预测指数点位,遭遇监管喊话“坚守职业道德低线”。医美板块也随之熄火,之后医美概念股开启了花式减持,八部委联合打击非法医美消息释出,医美股从云端俯冲向下。

  8月11日,“医美贷”遭两大交易所联手“封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多重利空消息释放,医美股再次跌落,港A两市医美板块一片肃杀。

  我国医美行业乱象存在已久,引起监管持续性关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2017年5月卫计委等7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4月,为遏制医美乱象的抬头,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今年6月,为进一步净化医疗美容市场,卫健委等8部委再一次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复盘医美行业历次重要监管,主要是针对医美的终端消费,重点围绕医疗美容服务、药品和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培训和医疗美容广告几个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策的完善,监管内容和措施逐渐细化,监管力度逐渐加强:

  医疗美容服务方面――监管范围不断延伸,从执业资质管理细化至经营活动管理。一方面,加强执业资质管理,包括医美机构的执业许可证和医美医师的执业资质。另一方,加强具体经营活动的管理,包括加强医疗美容项目管理,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定具体医美项目不得超过诊疗范围,符合相关备案要求;严禁违规分解手术项目;严禁“以次充好”,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器械;严禁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以及服务资讯类信息;严禁价格欺诈,以及不按规定项目名称和标准收费。此外我们认为,近期对医美贷的监管,既是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也是对医美机构经营行为约束的延伸,防止其诱导超前、过度的医美消费。

  药品和医疗器械方面――依法生产+严格注册+合理使用,全流程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1)关注生产机构的经营资质。要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机构具备合法资质,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生产、守法经营。2)加强医美产品的注册管理。加强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和第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3)要求医美服务机构依法使用相关产品。落实进货查验制度,要求医美服务机构按照适应证依法合理使用医疗器械,严格规范医疗用毒性药品和麻醉用药品的使用。

  医疗美容广告方面――明确医疗广告属性,加强发布审查,监管严格化趋势明显。目前政策已明确规定,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且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也必须严格按照《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严格按照审查内容发布医疗广告,不得篡改。同时明确禁止以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专题(栏)、健康科普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虚假信息。

  展望未来东兴证券认为,目前监管对医美乱象的整治决心较大,若目前已实施的针对性整治措施效果不及预期,则未来可能出现面向全行业的监管政策,广告和互联网信息、价格透明度、投融资、产品审批等方面或仍存在进一步的政策风险。目前已实施的监管政策影响主要集中于下游的终端消费,短期或将对行业供需两侧产生一定影响。需求端将受到广告、医美贷相关整治冲击,供给端非正规机构将成为整治重点,行业整体规模可能出现一定萎缩。

  但长期看,随着非正规机构和产品出清,行业供给端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利好头部机构。同时,监管规范化的过程,也是对消费者进行合规产品教育的过程,健康有序、信息透明的医美市场,更容易激发群众的消费信心,有望推动行业长期实现良性扩容。此外,我们认为短期监管影响以下游为主,对中上游合规企业的传导影响有限,而长期行业的良性扩容将从下游逐渐传导至中上游。同时,考虑到中游产品端和上游原材料端竞争格局更为清晰,建议关注中上游头部企业。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cyf

0

+1
  • 中信海直
  • 安达维尔
  • 万丰奥威
  • 万安科技
  • 宗申动力
  • 同为股份
  • 深城交
  • 捷强装备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