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A股的脊梁
董少鹏
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美国股市开盘暴跌,但后半场逐步收窄跌幅,甚至以红盘报收。而25日开盘的A股却一路盘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5%。在中国已实现的增长指标强于美国,保持进一步增长的条件明显优于美国的情况下,中美股市的这种反差实在令人深思。
美国股市24日先暴跌再翻红的走势,反映了美国面临巨大通胀压力、制造业难以提振、疫情大肆蔓延的复杂形势:一方面,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前景感到担忧,对加息和刺激政策退出十分敏感;一方面,其主流投资机构凭借强大资金实力,出手护盘十分凌厉。
美国股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仅经过短暂的低位震荡,即进入上行通道;到2020年2月,道琼斯指数涨到接近30000点,随后因疫情暴发出现快速调整,发生6个交易日三次下跌熔断的奇观。但在美国对外发动贸易战,国内制造业低迷、失业面扩大的情况下,美股却再次走出V型反转行情,一路上扬。到2022年1月4日,道琼斯指数比2019年底上涨了约30%。
反观A股,2022年1月4日上证综指比2019年底仅上涨19%。而2020年疫情发生后到今天,中国无论在疫情防控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不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减少了患病率、重症率、死亡率,而且最早实现经济正增长,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美国不但陷入疫情反复和持续蔓延之中,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而且制造业陷入萎缩、失业率低迷、物流不畅,其超大规模发行货币已导致7%的通货膨胀率,政策即将转向。美国股市能够在经济如此畸形的情况下一再走高,与其大量发行货币有直接关系,但也与其主流投资者大力护盘有关。美国的主流投资者深知,股市保持活力对于吸纳全球资金、化解其经济矛盾是有益的。
相对而言,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存在一定反差。在不断巩固防疫战略成果的同时,我国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实现稳定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我国年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达到历史高点。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创新动能显著增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随着RCEP实施和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我国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兴业热土。
近期,国内股市表现疲软有一些短期理由,一是市场普遍认同的热点板块已积累一定涨幅,需要消化;二是今年经济增长的确存在一些压力。但这不足以导致近期股市大跌。因为今年增长压力主要体现在一季度,而这是由于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的缘故。所以,把这个因素夸大是偏颇的。
既要看到当前的困难,也要看到有利的形势。我们在过去两年坚持未雨绸缪,稳扎稳打,为应对当前困难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一是,中国过去两年没有跟随美联储的脚步,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样,在今年美联储加息、促使美元回流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实施更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二是,开展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根据市场情况“打提前量”“靠前发力”。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提前下达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采取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举措,为实体经济低成本融资和稳健运行创造条件。国务院已决定,前期已对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延期的基础上,再延续执行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另外11项税费优惠政策至2023年底。三是,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稳住经济大盘为改革赢得空间,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夯实基础。要用好过去两年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进一步释放政策推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各业竞相繁荣发展的局面。四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在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上,坚持向改革要效率、靠改革谋突破,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行业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动摇,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会慢下来,这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近期A股市场疲弱的表现是对利空因素的过度反应,而这种过度反应是通过机构投资者传导的。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重已大大提升,其资金实力也已今非昔比,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短板,特别是对市场热点和行业估值的判断存在短期化倾向,不能发挥市场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在遇到风吹草动时,需要主流投资机构维护大局,引领方向,发挥应有作用。在此,我们呼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担起引领价值投资的主体责任,主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的局面,挺起A股的脊梁来!
相关阅读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近日,A股持续回调,无论是赛道股投资者,还是低估值的拥戴者,大多难逃持续性的市值损失,恰如浮云遮眼,长安难现。但对于投资者而言,下跌是最大的考验,忍耐和积极应对则是获取奖赏的重要路径。
忍耐往往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股市上涨不是线性的过程,价格围绕价值持续波动,叠加情绪周期产生一个个波峰波谷,最终推动市场波浪向前。数据显示,过去16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累计收益超11倍,但在192个交易月中有72个交易月都是负收益,有近四成时间都在默默承受下跌的煎熬,投资必须能忍受这些煎熬。
但是,忍耐并不是所谓的“躺平”。在市场下跌中,投资者的忍耐需要“积极有为”。对于自己持仓的个股可以问一问,曾经的股价上涨是情绪推动还是基本面推动?自己买入公司原因是什么,是通过K线图画出来的前景无限,还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已经跌无可跌?通过不断反问,如果明确了只是一时冲动跟风买入了一只“技术面”上可能大涨的个股,可能需要调整持仓;如果清楚知道一家公司可能的营收、净利、市场空间等估值的核心因素,并且确认短期下跌并不会改变公司的基本面,就可以静静等待估值回归。
在投资中,复利是最大奇迹,时间则是复利的“杠杆”,使用杠杆的方式则是等待。巴菲特从比亚迪(002594)上赚得盆满钵满令人羡慕,但是他也付出了近13年的时间。茅台股价涨了370倍,则是其上市20周年时的数据,惊人的投资战绩总需要漫长时间。
等待是因为当前市场并不悲观。在节前市场快速回落后,春节后市场行情或表现更好。一方面,积极因素将逐步向上修正。当前实体融资需求好转尚未验证,结构性宽货币和总量宽货币或将并行,央行将继续积极“靠前发力”。同时随着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稳增长诉求强烈,基建与制造业投资有望加快发力。另一方面,负向因素将加速收敛。海外流动性预期的冲击将逐步消化,地产信用风险亦将逐步暴露消化。
整体来看,当前投资者短期风险偏好已处较低水平,继续向下空间有限,春节后随着积极因素的上修市场将逐步回温。投资者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市场变化,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躺平、不悲观,最终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力挺外贸!国办出手+三部门发文!
- 市场监管总局坚决支持依法查处景甜违法广告代言案件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3例
- 多只低市值股获百家机构调研,商业巨头透露转型新能源等关键信息。次新股罕见被盯上
- 朋友圈刷爆!超2亿人围观,罗大佑、孙燕姿线上演唱会释放“怀旧流量”,上市公司瞄准机会
- 美国务卿:决心避免对华"新冷战"
-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95.8亿元,减持白酒行业超42亿元,增持这些行业(名单)
- 国防军工景气提升!上市公司“涨势喜人”
- 韩国发布“K半导体”战略 全球半导体争霸战升温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距目标制定仅剩1个月,六部门联合发文提这件事,垃圾分类黄金发展期将至!行业龙头项目超前投产,5股市盈率不到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