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科研数据和算力资源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和统筹指导,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开放汇聚、提升相关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是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产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表示,借助机器学习在高维问题的表示能力,人类可以更加真实细致地刻画复杂系统的机理,同时可以把基本原理以更加高效、更加实用的方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实施专家组组长、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数学或物理学方法的强大能力,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体系化布局、重大系统设计、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科技部将推进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创新,发展一批针对典型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用平台,加快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性能计算中心与智算中心异构融合发展,鼓励绿色能源和低碳化,推进软硬件计算技术升级,鼓励各类科研主体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开放科学数据。
在人才与机制方面,科技部支持更多数学、物理等科学领域科学家、研究人员投身于相关研究,培养与汇聚跨学科研发队伍,推动成立“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创新联合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解决癌症诊疗、应对气候危机等人类共同科学挑战。同时,重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科研伦理规范,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科技部将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的协调作用,整合项目、平台、人才等资源,形成推进的政策合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强的特性,逐步构建以人工智能支撑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的新模式,加速我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能力提升。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人民日报:以智能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 228亿!两大巨头联手,碳化硅产业大事件
- 又跌停!集采影响几何?长春高新最新回应
- 5G商用加速培育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覆盖60个国民经济大类 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 AI大模型引领智能生产 工业领域迎来“兴奋时刻”
- 存款利率再降!银行:在等通知
- 长三角 三省一市“四轮”驱动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周四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
- 机构上周密集调研244家上市公司 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