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国内核电核准项目上升态势明显 千亿市场有望得到释放
德邦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核电产业逐渐复苏,2022年获核准的核电数量达到10台,是2008年以后的最高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该行测算2023-2030年核电市场空间年均可达1593亿元,核电设备市场空间年均为494亿元,乏燃料后处理厂潜在市场空间年均可达264亿元,乏燃料后处理设备潜在市场空间年均可达106亿元。随着核电核准项目以及开工项目渐次增多,相关设备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相关标的:科新机电(300092)(300092.SZ)、江苏神通(002438)(002438.SZ)、中国一重(601106)(601106.SH)、兰石重装(603169)(603169.SH)、川仪股份(603100)(603100.SH)、海陆重工(002255)(002255.SZ)等。
德邦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核电具备多项优点,对实现“双碳”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其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核能发电过程中,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相比水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占地面积较小,年发电小时数高、发电量大,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
专营特性较强,设备投资占比高。
核电产业链以核电站为中心,上游主要是核燃料循环产业、核电设备制造产业等,下游则是通过电网公司向终端用户售电。其中核燃料环节受到国家专营限制,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核燃料生产、供应及贸易服务商;核设备生产环节主要企业有上海电气(601727)、东方电气(600875)、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气等,主要分为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及BOP设备,设备购置费占初期投资比例约28%-35%;核电站的投运管理环节目前只有中核、国电投、中广核、华能四家核电公司持有核电运营牌照,由于寡头垄断而形成行业高度集中。
安全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前提,目前国家政策支持核电发展。
由于核电的特殊属性,我国核电项目均需经国务院的核准,所以国内核电产业发展对政策及政府态度的依赖较大。核电安全性是影响政府政策导向的关键因素,我国最新核准的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确保绝对安全”、“建设和运行安全万无一失”。目前随着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的渐行渐远以及3060双碳目标指引,国家政策对核电发展持支持态度。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
国内核电核准项目上升态势明显,千亿市场有望得到释放。
“十一五”规划做出“积极发展核电”的表述后,核电每年开工数量从2006年的2台增长到2010年的9台,核准数量也在2008年达到14台,这是近年来的高峰。2011年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当年的核准及开工项目均为0,此后核电发展较为平缓,2016-2018更是连续3年零核准。直到2019年,核电产业逐渐复苏,2022年获核准的核电数量达到10台,是2008年以后的最高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该行测算2023-2030年核电市场空间年均可达1593亿元,核电设备市场空间年均为494亿元,乏燃料后处理厂潜在市场空间年均可达264亿元,乏燃料后处理设备潜在市场空间年均可达106亿元。随着核电核准项目以及开工项目渐次增多,相关设备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全球范围内无法预期的核电事故;核电政策转向保守;天然铀进口受到限制;电力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等风险。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人民日报:以智能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 茅台咖啡来了!12元可多加2ml飞天茅台酒,最新回应
- 5万股民难眠!刚宣布这4家公司:退市
- 5G商用加速培育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覆盖60个国民经济大类 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 AI大模型引领智能生产 工业领域迎来“兴奋时刻”
- 存款利率再降!银行:在等通知
- 长三角 三省一市“四轮”驱动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周四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
- 机构上周密集调研244家上市公司 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