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2月04日)

2023-12-04 06:40:48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导语: 4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看好年末行情 超九成私募仓位高企;用好“桥梁”优势联通跨境资金 多家外资银行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坚持重典严刑 让资本市场监管执法“长牙带刺”。

  中国证券报
  新发爆品和限购潮齐现 债基“走俏”成新发“主力军”
  数据统计,11月共有50余只债基产品宣告成立,累计发行份额超过900亿份,占当月新发基金总额的比重超过80%,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
  11月,债券型基金出现走俏迹象。在新发基金市场整体平淡之际,债基爆款产品频现,更有中小基金公司借道债基实现公司管理规模的近翻倍式增长。当月全市场债基新发数量和规模均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与此同时,存量债基亦掀起限购热潮,11月超百只债券型基金发布“限购令”,有债基甚至直接“闭门谢客”。另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上报债基产品。
  回购焦虑刺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神经 国资背景资金“明股实债”悄然走红
  一纸回购协议,让投资人炮轰、创业者自我怀疑等戏码轮流上演。“对赌”,成为今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绕不开的话题之一,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这一现象和今年特殊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国资背景资金的迅速崛起,也是“对赌”,或者回购协议增多的重要推手。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国资背景的管理人确实普遍有资金保本诉求,并会签署回购协议,但他们追求产业落地等多重投资目标的方式并非是倒逼创业者,“明股实债”的回购模式正在许多政府引导基金和上市公司之间悄然“走红”。
  从本质上来看,回购协议是基于博弈的一种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表示,需要谨防“对赌”机制的滥用,同时也需要关注到,触发回购条款事件增多和退出环境有关,针对创业公司的退出方式有待多元化。
  年末热点城市密集招拍挂土地
  临近年末,成都、苏州、北京等热点城市密集招拍挂土地,成交整体分化明显。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土地使用权,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从布局区域看,企业热衷于在长三角拿地。
  11月30日,成都迎来取消限价后的第二场土拍,7宗拍卖土地中,天府新区麓湖板块43.7亩住兼商用地凭借优质的区域条件以及地块属性引得多家企业争抢。双流3宗地块、青白江1宗地块均由地方国企底价成交,温江两宗地块因故终止。
  11月29日,苏州第八批次集中供地完成出让,6宗涉宅地分别位于吴中区(3宗)、工业园区(2宗)、相城区(1宗),总出让面积约28.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66万平方米,最终6宗宅地以1宗溢价、5宗底价成交,揽金约75亿元。此次是苏州取消土地限价后的首场土拍,土拍结果分化明显。从拿地房企来看,依然多数为地方国企,且大多延续了联合拿地的模式。
  上海证监局联合上海金融法院 发布十件涉私募基金典型案例
  12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海证监局获悉,为学习、宣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并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上海证监局、上海金融法院联合选编了十件涉私募基金典型案例向社会各界发布,希望进一步引导私募行业合法合规经营,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更好落实相关规定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将规范监管和尊重市场规律相结合,促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上海证监局发布了近年来稽查或行政处罚的典型行政违法案例五件,上海金融法院发布了近年来审理的典型私募基金案例五件。
  从上海证监局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来看,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双管齐下严格追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责任人员违法责任。记者了解到,上海证监局本次发布的相关案例涉及1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12名相关责任人员,其中包含某荣系、某安系涉“系”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责任人员。据悉,自2014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上海证监局共对2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立案调查,特别是对5起涉“系”机构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效促进了行业生态净化并持续向好。
  二是坚决纠正募集、投资、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违规行为。相关案例涉及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活动、挪用基金资产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涉及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材料保存、信息报送等业务环节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积极发挥行政手段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司法协作。相关案例为投资者得到救济提供助力;个案探索犯罪线索和行政违法线索“双向移送”,加强案件查办中行政调查与刑事司法部门统一部署、紧密协作;推进涉众、涉“系”案件的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妥善化解私募基金风险。
  上海证券报
  基金年末规模冲刺战开打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大多数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规模是年度重要的考核指标,并且管理规模越大意味着公司收入越多。但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公募基金应着眼于长期,抛弃唯规模论,更多地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临近年底,公募年末规模冲刺战如期上演。11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300亿元,创下今年4月以来月度新高,以稳健收益为目标的债券型基金在其中扮演主角。与此同时,ETF也成为推动规模增长的利器。此外,当前有超百只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多家基金公司更是派出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为年末规模战造势。
  多家机构2024年资产配置策略:“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展望2024年,多家机构给出了最新的资产配置策略。在他们看来,资产配置应遵循“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理念,通过平滑单一资产的波动,投资者更容易享受到时间带来的复利
  2023年已进入最后一个月,回顾这一年,AI产业趋势驱动发达经济体股市走强,同时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黄金价格不断上涨。从大类资产表现来看,发达经济体股市、黄金表现突出。站在当前时点展望2024年,多家机构给出了最新的资产配置策略。在他们看来,资产配置应遵循“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理念,通过平滑单一资产的波动,投资者更容易享受到时间带来的复利。
  看好年末行情 超九成私募仓位高企
  今年最后一个月悄然而至,私募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不断升温。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超九成私募仓位在五成以上。另外,知名百亿级私募林园投资于日前发布公告称,10月16日以来的自购份额永不赎回,以表达对市场的信心。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稳步复苏等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的背景下,A股有望企稳并走出结构性行情,消费电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期经过充分回调的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前十一个月业绩出炉 债券基金普遍实现正收益
  债券基金整体表现良好。截至11月30日,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分别为3%和2.8%
  2023年仅剩最后一个月,在前十一个月中,受A股震荡调整影响,权益类基金表现欠佳,而债券基金普遍上涨,成为广大投资者青睐的“避风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9.50%和-11.34%。在含权益资产的公募产品中,除了QDII、量化等少数产品,其他产品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亏损。
  与权益类产品形成鲜明反差,债券类基金整体表现良好。截至11月30日,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分别为3%和2.8%,混合债券一级基金平均回报为2.21%,含部分权益仓位的二级债基平均回报虽然只有0.07%,但仍然保持了正收益。
  证券时报
  用好“桥梁”优势联通跨境资金 多家外资银行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双向奔赴、用海外发行人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故事、平移“桥梁”优势协助国内零售客户配置全球资产……受益于中国金融领域的持续开放,资产份额占银行业比重不足1%的外资银行发挥了远超其市场规模的连接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从多家外资银行处了解到,他们依旧坚定看好中国市场中长期发展前景,同时,他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兑现“看好”。

  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短债基金大增3000亿 成今年规模冲刺主力
  年末时点临近,基金规模冲刺战再次打响,短债基金作为冲刺主力再次开启了密集发行。
  据数据统计,截至12月3日,仅近一个月以来,全市场就有约30只短债基金开始发行。拉长时间来看,在权益基金遇冷,债市也历经近两个月调整后,定位于“货币+”的短债基金无疑是今年基金规模上量的主力,年内规模增长超3000亿元。
  据数据统计,截至12月3日,全市场一共有769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短期纯债型基金,合计规模9173.21亿元,相比年初的6144.75亿元增长了3028.46亿元,增幅近50%。其中,多位明星债券基金经理凭借较好的业绩和回撤控制,获得了资金青睐,管理规模在经历了三季度的规模大涨后仍然持续攀升。
  阿里网络存续分立 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被一致行动人承继
  继圆通速递600233)、美凯龙601828)、丽人丽妆605136)后,又有多家公司官宣阿里网络因存续分立向一致行动人协议转让股份。
  12月3日晚间,美年健康002044)、居然之家000785)、千方科技002373)、分众传媒002027)齐发公告,鉴于阿里网络实施存续分立,新设立的主体杭州灏月将以协议受让方式承继阿里网络所持前述上市公司的股份。
  根据公告,阿里网络为突出主业、非主业业务独立发展,分立为阿里网络(存续公司)和新设公司杭州灏月、传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传航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杭州灏月设立于今年10月24日,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等,其股东结构与阿里网络完全相同,均由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以57.6%的持股比例控股。
  需要关注的是,本次存续分立及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在上市公司的整体权益,分立后存续公司及各新设公司的股东及持股比例情况将与此前阿里网络一致。
  证券日报
  链博会观察:“三链同构” 提升绿色农业发展韧性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闭幕。绿色农业链是本届链博会的五大链条之一。
  在以“共促绿色发展,共创农业未来”为主题的链博会绿色农业专题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指出,2001年至202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从279亿美元增至3343亿美元,年均增长12.6%;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9.1%,进口额年均增长15.4%。
  通过链博会,各参展企业全面展示了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同构”下,实现可持续经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重典严刑 让资本市场监管执法“长牙带刺”
  刚刚进入12月份,就有两家A股公司发布了被立案调查的相关公告。12月1日,*ST左江300799)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次日,罗欣药业002793)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从今年证监会立案调查和处罚情况来看,资本市场强监管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首先,立案调查数量明显增加。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来,141家上市公司(含已退市公司)发布147份公司及相关方被立案调查的公告,同比增长47%。
  其次,立案调查原因更加丰富,严监管覆盖面扩大。除了传统的信披违法、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以及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今年的立案调查原因中,罕见地出现“涉嫌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实际上,根据新证券法规定,发行人擅自改变募资用途,最高处以500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处以100万元罚款。
  险资版ABS数量和规模均创新高 持续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11月30日,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集中发布了5个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登记信息。至此,今年前11个月,险资版ABS登记数量达76只,总规模达3814.5亿元,数量和规模皆创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共同促成险资版ABS爆发式增长。险资版ABS既是险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险资重要的投资领域,未来,快速增长趋势还有望延续。
  基金经理“闪离” “留守”投资者叫苦 去留之间如何践行长期投资共识
  “我还被‘关’在基金封闭期里,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却‘半道下车’了,可我认购封闭式基金就是出于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信任”。近年来,基金经理在募集期、封闭期及产品成立不久(即基金运作的关键期)便“闪离”的现象频现,引发“留守”基民不满,甚至直接影响到“长期稳健投资是最佳理财策略”的行业共识。
  对于“闪离”现象,基金经理自称有苦衷,“基金经理只是职场打工人,很想把业绩做好,那些无法向投资者公开解释的原因,往往才是主动离职的导火索。”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凌云股份
  • 蔚蓝生物
  • 正丹股份
  • 国联股份
  • 百川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