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商业化道阻且长,讯飞医疗如何以长期主义破局

2024-04-25 00:01:55 来源:

  近日,讯飞医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医院人工智能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医疗大模型技术应用展开合作。继2024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讯飞医疗在医疗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上再进一步。

  回顾被称为医疗健康AI大模型元年的2023年,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等自主研发的医疗垂域大模型先后问世。在政策驱动与全科医生存在缺口的背景下,多家企业捕捉到未被满足的庞大医疗服务需求,推出医疗大模型迎战浪潮。

  在医疗这一坡长雪厚的投资赛道中,前期巨大的研发成本是不可回避的。虽然多家企业面向不同垂直领域推出医疗领域生成式AI大模型,但落地仍是难题。如何从激烈竞争中胜出,坚守长期主义,持续高投入研发深耕技术以及扩大产业应用或许成为答案。

  “我们需要顶天立地的长期主义精神。顶天,就是希望源头核心技术在底层的大模型能力上,向国际最先进的能力看齐。立地,就是要能够大规模产业化。”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大未来才刚刚开启,讯飞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在行业和部分关键领域,2024年实现超越。

  当长期持续的高强度投入进入反哺期后,凭借技术优势,讯飞医疗增收不增利难题或许迎刃而解。

  捕捉AI医疗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百模大战”时代开启,政策驱动医药和医疗进入智能加速提效时代。多个文件强调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AI医疗器械管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比如2018年出台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关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管理,202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提出重点围绕新药创制、基因研究等领域,以需求为牵引谋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政策倾斜之际,中国AI医疗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状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8亿元增至2022年的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1%。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10亿元。

  千亿市场背后是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全科医生46.3万人。2018年至2022年,每万人口拥有的全科医生由0.22人增加至3.28人,增长了47.7%。但按照“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尚有缺口。同时,基层全科医生人数年平均增速为23.3%,低于医院的36.1%,仍存在地域不均衡。

  医疗大模型能帮助病理医生进行更快速、更准确的病理诊断,同时预测疾病的发展并提供合理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满足患者看病前、用药时、诊后三大阶段的医疗健康需求。国金证券研报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考虑近期多个AI大模型推出和云服务未来在医药领域展开应用的前景,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市场需求推动着AI技术领先企业切入医疗行业。自ChatGPT掀起科技狂潮以来,2023年的国内医疗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大模型的热潮。阿里、腾讯、科大讯飞、京东健康、医联、百度、智云健康等企业竞相崭露头角,纷纷推出医疗大模型产品。

  医疗大模型百花齐放的同时,赛道也逐渐呈现差异化。开源证券提出,目前具备先发优势的细分赛道集中在医学影像识别、药物开发、病理诊断等。由中国人工智能龙头、语音技术领头羊科大讯飞拆分而来的讯飞医疗便选择深耕病理诊断和患者管理等细分赛道。

  据了解,讯飞医疗推出的智医助理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的智能解决方案,可以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提供AI辅助诊断及治疗建议。截止2024年1月19日,智医助理累计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400多个区县并常态化应用,已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建议超过 7.4 亿条、电子病历标准化建议超过 2.8 亿条,并纠正超过130万例诊断案例。

  从中长期来看,自我保健及老龄化背景下慢病诊疗需求提升,医疗大模型能有效提高慢病管理效率。讯飞医疗的智慧医疗应用也从基层诊疗到医保控费、慢病管理等应用场景不断延展,开辟了新的增量空间。例如,讯飞医疗在甘肃省部署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和中风的慢病管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可使用电子病历识别技术追踪慢病患者或慢病高风险群体。2022年,慢病管理已覆盖甘肃省80多个县及区的约1.9万家基层医疗机构,连接超过320万老年居民,规范管理率由实施前的51%提高至71%。

  坚守长期主义,守望新增长

  AI医疗应用场景众多,多家企业瞄准差异化赛道,如智能诊断、医疗影像分析、疾病预测与防控、个性化医疗、药物研发以及健康管理等。不过在医疗这一坡长雪厚的投资赛道中,多家公司仍在早期商业化道路中摸索。

  据蛋壳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进入临床的生命科学AI管线已有16款停止研发或从官网撤下,1款药物被降低了临床试验优先级。不过,管线总量仍在以较快速度持续增加,全球处于临床阶段且保持活跃状态的AI参与研发的管线总计97项,超过一半的管线处于临床Ⅰ期,超过1/3的管线处于临床Ⅱ期。

  与此同时,对于医疗AI企业而言,需要维持在前沿市场的竞争力,前期巨大的研发成本是不可回避的。尤其是大模型训练成本高昂,要发挥出能力,需要数据大、算力大,投入庞大的资金。

  在医疗大模型这类高投入领域,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投入,不是“烧钱游戏”那种粗暴的、追求短期回报的,而是细水长流、追求长期主义的。

  医疗大模型商业化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方正证券认为,中国AI医疗从2021年开始步入发展期,随着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建设进一步展开、感知应用算法迭代、赛道竞争加剧,只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才能从激烈竞争中胜出。

  由此看来,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赛道与孵化成熟的商业模式或成为关键。中泰证券600918)也表示,AI在医药领域的实践应用正逐渐从场景探索走向商业化转化,未来有望率先在药物设计研发、辅助病理诊断等领域实现突破。业内人士曾指出,医疗大模型只有进入医疗垂直领域并实现产业落地,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坚守长期主义的企业选择长期维持高强度研发力度。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与讯飞医疗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中,讯飞医疗连续三年在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持续增长。据讯飞医疗于2024年1月26日披露的招股书,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1.598亿元、2.416亿元及1.955亿元,分别占在该期间收入总额的42.9%、51.2%及60.3%。如此大比例的资金投入或许源于其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商业化潜力。

  从业界实践成果来看,医疗AI企业前期投入大,大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稳定盈利。润达医疗603108)、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等企业的医疗大模型相关产品未实现商业化落地,东软熙康、科亚医疗等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长期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最终会进入反哺期。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讯飞医疗仍分别取得3.72亿元、4.72亿元及3.24亿元营收,年增速为26.7%、29.0%,在下行的经济周期中依然维持着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长水平。

  长期耕耘下,讯飞医疗在市场占有方面有所斩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于2022年在中国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76.6%。凭借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深厚,讯飞医疗与竞争对手迅速拉开差距,形成了深厚客户群。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行业内其他发力医疗大模型的企业,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企业仍以电商业务为主,展开医疗垂直领域AI大模型的研究。而讯飞医疗已经将AI医疗推动至基层医疗机构,面向基层的医疗和疾病管理是其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讯飞医疗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分别实现收入2.16亿元、2.98亿元和1.66亿元,分别为同期营收总额57.9%、63.2%和51.1%。换言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支撑起讯飞医疗的营收“半边天”,呈现出其“强基层”的布局特点。

  在医疗行业,这样的选择或许不失为妙计。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医疗企业“以药养医”的模式只是做一些外围增量的事情,难以深入到医疗行业运转的核心。申港证券评价智医助理扎根基层的布局时表示,虽然目前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渗透率较低,但未来机构数量有望继续实现42.5%的复合增速。此外,这一路径选择也为未来医疗大模型服务范围自下而上发展留出了空间。

  从发展路径来看,讯飞医疗智慧医疗业务仍在积极探索G-B-C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这一方向其实与母公司科大讯飞的成长路径类似,尤其是讯飞医疗的业务板块之一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本质上也是服务于相关主管部门。德邦证券也指出,智慧医疗在各省市布局试点稳步拓展,效仿教育业务逐步打通G-B-C端协同联动的模式。由此看来,科大讯飞的经验或有助于讯飞医疗从下而上并全面扩展智慧医疗业务。

  此外,在技术创新与合作研发方面,讯飞医疗与多家医学知识出版商、医院及机构、卫健委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案例研究、前沿技术开发、算法研究及创新。

  对此,华安证券600909)评价称,虽然讯飞医疗未来可能面临产业竞争加剧导致先发优势减弱的风险,但核心产品智医助理已逐步实现规模商用,有望为公司开启新一轮成长曲线。此外,分拆上市有望充分借助资本市场,推动智慧医疗业务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如何借助技术平台、市占率优势,破除增收不增利难关,探索更多元化的商业化路径,或许坚守长期主义的讯飞医疗会给出新答案。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4
科大讯飞
击败了39%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75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20亿股,占流通A股33.3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3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