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超长期特别国债当成股票买

2024-05-24 02:04:48 来源:

  上市交易两日,超长期特别国债行情出现一定波动。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4特国01”和“特国2401”均因涨幅过高触发两次临时停牌,随后相继大幅回调至合理价格。

  行情如此起伏,或受多因素助推。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甫一发行,便受到广泛关注。5月20日,部分银行对个人投资者开放购买渠道,合计5.3亿元额度迅速售罄。这是因为,今年以来,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大额存单停售,居民对于存款替代品种的需求较强,国债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关注度提升,部分个人投资者积极买入,但目前来看,一些个人投资者未厘清债券投资交易的逻辑,误把国债当作“新股”炒。

  此外,交易所市场也并非债市的主流交易场所,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相对有限,更易出现少数报价驱动价格波动的情况。

  事实上,债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面对债券价格、久期、到期收益率等名词,个人投资者也许会感到复杂而陌生。在面对交易所报价时,部分个人投资者或因缺乏债券定价经验,采用了股票资产的定价原则,导致了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

  因此,大幅追涨国债的行为并不理性,个人投资者不应以“炒股”思维进行债券交易。投资者应意识到,国债是信用度高、回报稳定的债券,其市场定价主要参照债券估值水平,过高的交易价格将导致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若在高位买入,债券的投资价值将明显降低。

  以“24特国01”为例,该债券的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2.57%。5月22日,“24特国01”的价格一度冲高至125元,这一定价出现了严重偏离。假设投资者以此价格买入,会面临两种情形:一是持有到期,对应的年化到期收益率仅1.53%,以30年的期限水平来看不算高;二是希望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交易获利,但随着125元的溢价回归合理区间,投资者会遭受较大损失。

  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之时,财政部就作出了风险提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多位行业人士提醒,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还须加深对于国债投资逻辑的认知,理性看待这一投资品种,避免盲目追高。此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应加大力度提示风险,引导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中亦科技
  • 剑桥科技
  • 东田微
  • 北京科锐
  • 先锋电子
  • 崇达技术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