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款新冠疫苗终止研发,沃森生物黄镇:mRNA疫苗更具优势

2024-06-18 19:39:54 来源: 新京报

  6月17日晚间,沃森生物300142)发布公告,决定终止由泽润生物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和重组新冠病毒变异株疫苗(CHO细胞)的临床试验。今年4月,沃森生物还曾宣布终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临床研发。

  6月18日,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接受记者采访,解释了公司放弃多款在研新冠疫苗的考量,并表示,基于新冠病毒变异快的特性,未来新冠疫苗或将与流感疫苗相似,每年由疫苗生产企业根据预测的流行毒株生产疫苗。而mRNA技术路线兼具高效和能快速迭代的优势,是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最有潜力的疫苗技术路线。

  今年三款新冠疫苗终止研发

  此次终止临床试验的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和重组新冠病毒变异株疫苗(CHO细胞),为重组蛋白疫苗的技术路线。对于终止原因,沃森生物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启动研发时间较早,两款疫苗主要针对当时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进行抗原设计和研发。根据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上述两个疫苗现已不符合当前国家对于新冠疫苗需针对当前变异株或者对当前变异株有效的要求,继续研发上述两个疫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已较低,因此决定终止临床试验。

  沃森生物表示,鉴于上述两个疫苗的研发进度,上海泽润全资子公司北京泽润生物未实际投资建设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产业化项目。同时,上述两个项目的研发前期获得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资金资助,上海泽润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前期资助要求的相关工作,本次终止上述两个疫苗临床试验后,上海泽润将就资助事项与CEPI确定最终结题事宜。终止上述两个疫苗的临床试验,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在研项目的研发工作产生影响,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从沃森生物2023年年报披露信息来看,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已进入到Ⅱ期临床试验,重组新冠病毒变异株疫苗(CHO细胞)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4月25日,沃森生物也曾发布公告,终止全资子公司微达生物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临床试验,该疫苗已经进入到Ⅱ期临床试验。终止原因与上述两款重组疫苗终止原因相同。

  沃森生物2023年年报信息披露,其在研新冠疫苗共有六款,除了上述终止的3款疫苗外,还有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XBB.1.5)(代号:RQ3033)、新冠病毒mRNA疫苗(沃艾可欣)(代号:3013),均为mRNA技术路线疫苗。

  其中,沃艾可欣于2022年在印尼获紧急使用授权(EUA)。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XBB.1.5)于去年12月在我国被批准纳入紧急使用,是我国首个基于完整Ⅲ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通过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获批紧急使用的、针对XBB等当前变异株的新冠mRNA疫苗,沃森生物已经在印尼提交该款疫苗的上市申请,也在为国内的注册上市做努力。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则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已完成主要临床研究工作和商业化规模工艺验证。

  此外,据沃森生物4月3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公告,针对JN.1变异株的疫苗开发,沃森生物表示,JN.1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既往感染和接种针对XBB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对JN.1变异株有免疫保护的交叉作用。公司未来将与合作方结合新冠病毒变异和国家疫苗接种整体部署,通过免疫原性桥接等方式持续推动该产品的迭代升级。从沃森生物在回答投资者提问中还可以看到,mRNA新冠-流感联合疫苗也是其研发的重点关注方向。

   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技术路线,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接种者获得高效免疫保护。因为它将人体变成自身药物的加工厂,彻底改变了传统疫苗的生产方式,代表着疫苗研发和生产最为前沿的技术。

  【对话】

  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mRNA疫苗产出更快”

  针对沃森生物已获紧急授权使用的疫苗销售情况、放弃其他技术路线主攻mRNA新冠疫苗的原因、对未来新冠疫苗市场的预测等问题,6月18日,沃森生物副董事长黄镇接受了记者采访。

  :沃森放弃三款新冠疫苗,仅保留mRNA技术路线新冠疫苗,是出于什么因素考虑?

  黄镇:新冠病毒的流行特点就是容易变异,从奥密克戎XBB变异株到JN.1变异株仅用了半年时间,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所有早期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失去价值,无法更好地预防新冠病毒传染,只能废弃。

  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保持高度一致,主要还是在奥密克戎病毒的基本链条上发生位点的变异。随着新冠疫情的变化,新冠疫苗也在逐步迭代更新,完全是在跟着疫情走。mRNA疫苗的优势在于,从发现新变异株到针对新变异株迭代更新,只需要3个月时间就可以出产品。这一点其他技术路线无法实现,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重组疫苗等技术路线,涉及到的培养病毒细胞等各方面,程序太复杂且影响因素太多,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迭代更新的目的。

  :新冠病毒变异这么快,疫苗迭代成本会不会很高?

  黄镇:从我国对疫苗的监管形势来看,我认为,就mRNA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而言,未来针对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每年只需要在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基础上进行免疫原性桥接试验,即可实现疫苗的迭代更新,大大节约了临床试验的时间和成本。

  :每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会发布北半球当季的流感疫苗推荐组分,以便疫苗企业及时调整和生产适应当年流行病毒株的疫苗。您的意思是,新冠疫苗未来也会向这个趋势发展?

  黄镇:与流感预防的主动不同,目前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预防依然被动。流感病毒每年流行的变异株只有几个,很好预测。但新冠病毒出现的时间尚短,对于人类而言,它依然陌生,还有很多未知。目前的做法只能是当主流行变异株出现后,疫苗生产企业快速诊断出毒株分型,再有针对性地生产新冠疫苗,所以还比较被动。但我认为,未来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会和预防流感一样。

  :沃森已经有两款mRNA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这两款疫苗对公司的营收贡献如何?

  黄镇:两款疫苗对公司的营收贡献非常小,主要还是因为两款疫苗未正式注册上市,且全国各地所需量非常少。而且获紧急使用授权的新冠疫苗,严格意义上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无法进行市场推广。但疫苗正式获批上市后,企业便可以进行学术推广和市场宣传,相信市场很快能被打开。比如印尼,是全球唯一将新冠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国家,印尼民众每年都须接种。我们的新冠疫苗一旦在印尼正式获批,就能进入印尼国家免疫规划,打开市场。我很看好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但目前国内疫苗市场的教育依然需要加强,要有专家、媒体的声音,正确引导公众认可疫苗接种的意义。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6-27
沃森生物
击败了51%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30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28亿股,占流通A股20.9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1.37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