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万煤电项目股权被买卖

2024-06-18 21:34:26 来源: 作者:sunshine

  6月16日,陕西能源001286)公告,拟出资 3843.85 万元,收购国电投(赣州)能源有限公司、信丰县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国电投(信丰)发电有限公司的 50%、1%股权。在完成上述收购后,公司将投资建设信丰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项目。

  这意味着,陕西能源即将再控股一个2×1000MW煤电项目。

  煤电一体化战略 对冲风险

  陕西能源上市一年多,频频投资煤电,已经陆续上马了多个煤电项目!

  2023年陕西能源三大煤电项目获核准,分别是:商洛发电二期2×660MW项目、赵石畔煤电二期(2×1000MW)项目、延安安塞热电(2×350MW)项目。此外,陕西能源2023年还完成了新疆潞安协鑫准东能源有限公司46%股权的收购,其投资建设的江布电厂2×660MW机组于2023年9月实现“双机双投”。

  “双碳”目标下,风光装机成为新增主力,发电集团对煤电的投资热情大不如前。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核准的煤电项目中,国家能源集团10个项目获核准,陕西能源与国家电投、华电集团、中煤集团紧随其后,核准项目数量都是3个。(数据来自《2023-2024年火电厂建设报告》,点击查看)

  陕西能源在役装机不足1000万千瓦,与其他几家发电集团的装机体量差距悬殊,核准煤电项目数量却能够持平,可见其对煤电态度的显著区别。

  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五大发电角逐的“主战场”,火电龙头华能国际600011)、国电电力600795),2023年新增装机超过八成都是新能源。而今,陕西能源却“持续壮大煤电主责主业”,为何?

  陕西能源是陕投集团控股的大型煤电一体化企业,狂投煤电的同时,也有着庞大的煤矿资产“兜底”。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产量稳居全国第三,2023年原煤产量达7.61亿吨,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煤质优良。陕西能源由陕西省国资委间接控股,大多资产自然也是在陕西省。凭借这份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和坑口电站装机容量占到69.64%。

  据悉,陕西能源下属清水川能源、赵石畔煤电均配套有煤矿,是典型的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麟北发电就近使用园子沟煤矿的煤泥和矸石等燃料,吉木萨尔电厂处于新疆煤炭资源富集区,具有坑口电站优势。

  截至2023年底,陕西能源火电核准装机总规模达1525万千瓦,其中在役装机918万千瓦;核定煤炭产能共计3000万吨/年,其中已投产产能2200万吨/年。

  煤电企业的成本构成中,燃料费占主导地位,可以说煤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煤电“跷跷板”让火电企业大起大落,历经2015年的“狂欢”,2016年开始业绩下滑,2021年更是跌落谷底。

  而陕西能源煤炭+煤电的组合,刚好能对冲煤价周期性波动风险。尤其是在火电行业低谷时期,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战略的优势愈发凸显。2021年,即使众多火电企业亏损,陕西能源依旧保持了盈利。2022年,火电业绩有所回升,但很多企业依旧盈利微薄,陕西能源却凭借煤电+煤炭的双项优势,净利润达到24.74亿元,与此前几年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

  多重利好 煤电效益显现

  当然,陕西能源的煤电一体化战略,离不开行业政策的加持。

  近几年,夏季高温天气频发,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由于风电光伏“靠天吃饭”的特性,煤电的兜底保供作用愈发凸显,各地对煤电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多地政策从“禁止新建”变为“合理建设”。与此同时,国家有序放开煤电价格,建立“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建立容量价格机制,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煤电定位转变的同时,也有了获得更多收入的可能。

  乘借一系列政策利好的东风,陕西能源多台火电机组投产,利润大幅增长。2019-2023年,陕西能源净利润从5.27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电力业务收入占比也从60.79%,增长至75.93%。

  新型电力系统中,风光装机快速增长,煤电由基础电源向调峰电源转变,在获得更多盈利的同时,也对煤电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风光资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高参数、大容量、深度可调节性火电机组目前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陕西能源2023年报显示,在役16台机组中,15台已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吉木萨尔发电2台煤电机组可深调至20%额定出力,正在建设的清水川能源三期2台1000MW机组灵活性改造也已经“提上日程”,设计可深调至25%额定出力。

  陕西能源的火电机组大多在2019年以后投产的新机组,生产工艺先进,超超临界机组占已核准总装机的78.42%,超临界机组占比9.18%。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6-27
陕西能源
击败了57%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6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557.64万股,占流通A股3.41%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1.19元。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