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6月28日)

2024-06-28 05:48:11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导语: 28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AI+医疗”已是大势所趋 科大讯飞等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风险评级趋严 银行收紧基金代销业务

  中国证券报

  纯债基金也“疯狂” 年化10%收益背后藏隐忧

  近日,随着长端和超长端利率持续下探,中长债基金强势不改,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5%,年化收益率更是突破10%。

  持续走牛的债市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一些散户蹲点电商渠道评论区高呼收到了“恐龙蛋”。对于个人投资者争抢长债基金的行为,不少机构作出风险提示,当前债券收益率已接近历史低位,部分机构在长期债券的暴露较多,存在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长债基金的波动性明显强于短债基金,个人投资者应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配置。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交易型机构成为长债持仓主力,在交易拥挤度、赎回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提速 知名药企携多款创新药进入“快车道”

  近日,礼邦医药宣布,其在研创新药物AP306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简称“药审中心”)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随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逐步提速,6月以来,恒瑞医药600276)、益方生物、微芯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相关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根据药审中心官网,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已有逾40项药企相关申请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

  政策体系加快落地 A股市场生态建设出现积极变化

  发行上市、机构监管、交易制度、稽查执法、投资者保护……自《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推进,“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并逐渐显现效果,引领A股市场生态建设出现积极变化。

  市场条线“席位”遭取消 公募佣金新协议突围“隐秘角落”

  “最近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与券商重新签署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协议,目前重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随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实施进入倒计时,记者调研获悉,多家基金公司与券商下调佣金的新协议也陆续完成。

  基金公司与券商签署相关协议最大的变化是,由此前以产品为单元进行合同签署,转变为与一家券商签署一个主协议,协议签署统一“归口”到券商研究所,同时取消了市场条线的佣金“席位”。此外,基金公司与券商还通过签署补充协议的方式落实了新的佣金费率标准并规范佣金用途。

  上海证券报

  孵化百模千态 大模型“链式反应”激发创新活力

  上海徐汇西岸,一座聚集大模型企业的“模速空间”,成为“百模大战”无声的“战场”。挂牌不足1年,“模速空间”首期1万平方米载体满员入驻,2万平方米空间已建成投运,共有80余家企业入驻。

  根据规划,“模速空间”将进一步扩展到10万平方米,打造千款行业应用,培育万亿产业集群,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垂类大模型产品的首发地。

  风险评级趋严 银行收紧基金代销业务

  近日,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银行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银行应更加严格地落实落细基金代销业务监管要求,“苦练内功”加快补齐内控制度短板,配备专业、综合素质高的销售人员,健全合规和风控体系。

  近期,多家银行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严控超风险销售。日前,中国建设银行将39只代销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R3-中风险”调整为“R4-中高风险”,民生银行决定自6月28日起调整该行代销的公募基金产品“富国创新企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A”的风险评级为“高风险”。

  因地制宜调整节奏 一批公司募投项目“进度”放缓

  临近年中“交卷”时刻,一些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出现“延迟交卷”。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7日晚,6月已有54家A股公司宣布募投项目延期,相比5月的13家,呈现倍增之势。细看原因,不少上市公司的项目因原材料供应不足、竣工验收不及时等客观因素限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延误;另有部分公司,在市场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选择主动放缓投资节奏。

  有投行人士分析称,排除客观限制,上市公司所处产业本身也面临周期变化,定好项目后再申请融资需要时间,等资金到账后可能行业已经“变天”,按照原本的募投项目执行或面临技术路线已被淘汰、市场需求出现变化的尴尬。上市公司主动调整节奏的行为,属于及时止损。

  “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

  公募基金“降费潮”仍在延续。近日,中银、兴业、鹏华、泰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基金降低费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其中包括主动权益、债券、ETF、FOF等多种类型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降费是一种让利于民的行为,长期来看,此举有利于提高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促使基金公司提高运营效率,追求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6月27日,中银基金发布公告称,即日起,中银安康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A类基金份额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8%降低为0.6%,Y类基金份额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4%降低为0.3%。

  6月25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兴业聚惠混合型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6%调整为0.4%。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自6月21日起,鹏华普利债券的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35%调低至0.25%,C类基金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30%调低至0.15%。泰信基金发布公告称,自6月15日起,泰信互联网+主题灵活配置混合的管理费年费率由1.20%下调为0.50%,托管费年费率由0.20%下调为0.10%。

  证券时报

  不仅买得起还要住得好 “深中生活圈”加速共融

  万众瞩目的深中通道将于6月30日正式开通。

  深中通道通车近在眼前,深中融合发展也在加速推进。其实,两地的合作范围不仅包括交通互联和产业协同,两地生活圈共融也值得关注。

  近日,深、中两地再出协同发展新政。深圳市、中山市两地住房公积金中心共同签署《推动深圳市中山市住房公积金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深中住房公积金互认互通、一体化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中两地政务服务“同城通办”迈上新台阶。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忙 减量提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近期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动作频频。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事实上延续了2018年以来“减量”的总体趋势,也是当前监管部门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具体体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监管实践仍坚持“治已病”和“防未病”相结合,推动风险处置的同时,强化风险预警,为形成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打下基础。

  此外,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是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主战场”,推进风险化解之后,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质效。受访专家认为,正在进行的兼并重组有利于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后续还需通过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差异化监管、优化高管人才队伍等外部措施,推动完善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存储芯片价格持续调涨 机构预测11股业绩翻倍

  继二季度涨价后,存储巨头三星电子宣布在三季度将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NAND闪存(NAND Flash)等主要存储芯片产品提价15%至20%的计划。目前,三星电子已经向戴尔科技和惠普等主要客户通报涨价计划。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市场最主要的细分领域,从2023年年底开始,半导体存储产业逐步进入上行周期。多家海外存储大厂的业绩相继取得明显改善。

  广东推出首个氢能高速项目 利好氢能产业链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提出,2024年底前,初步形成广湛高速沿线与珠三角地区氢能冷链物流网络。

  据悉,这是广东省推出的首个氢能高速项目,也是全国首份省级氢能高速实施方案,有望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并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证券日报

  “AI+医疗”已是大势所趋 科大讯飞等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在6月25日至6月27日举办的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4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显示,AI(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当前深度学习和生成性AI正在加速科学发现,并预计将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以及新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6月26日,中国移动600941)董事长杨杰在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称,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AI+”行动计划,推出包括医疗等方向的AI智能体。

  近年来,以AI大模型为主导的新兴技术正加速重塑医药行业。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礼来、赛诺菲等医药巨擘都加码“AI+医疗”赛道,携手奔赴一场数字医疗的蝶变。

  严打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不动摇

  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涉事证券发行人、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被罚,彰显出监管部门惩治财务造假的决心。最高法明确指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财务造假案件审判质量,扎实推进投资者权益保护,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政策“一增一减” 为外资提供更广阔空间

  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提出,外资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

  会议明确,要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1万亿元

  6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攀升,继4月底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后,5月底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1万亿元。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