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比亚迪?吉利发布新一代刀片电池 已通过“八针同刺”试验

2024-06-28 18:51:2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车企们正在下场自研电池,打造垂直供应能力。

  6月27日,吉利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正式发布。从技术角度来看,和长刀电池相比,短刀电池由于长度较短,离子电子从正负两极的转移路径变短,电池内阻低于长刀电池,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和性能衰减。此外,短刀电池尺寸较小,其在车辆适配性方面也有优势。据了解,神盾短刀电池将率先在银河E5上实现搭载。

  眼下,车企自研电池并非新鲜事,比亚迪002594)和特斯拉以自己的案例验证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家车企开始自研电池。比如,广汽集团、上汽集团600104)、长城汽车601633)、丰田汽车等。

  对标比亚迪刀片电池

  所谓短刀电池,其对照对象为长刀电池。此次,吉利神盾电池发布会上选择的参考对象指向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短刀电池与长刀电池两者的不同从参数上就十分明显。具体来看,神盾短刀电池的尺寸更小,长度为580mm,比长刀电池缩短约40%。神盾短刀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为192Wh/kg,长刀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为180Wh/kg。从技术工艺上,长刀电池多采取干法隔膜,神盾短刀电池的隔膜内部采用湿法双涂层隔膜,更具有柔韧度,在发生穿刺时不容易断裂,且破损孔径小,短路面积小。快速充电是神盾短刀电池的一大产品特点,其可以实现17分钟补充至80%,而长刀电池则需要26分钟。

  一直以来,安全是电池产业的底线。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全不是靠设计保障的,安全是电池产业的底线,只有把握好安全性和质量,企业才能有长期发展的原动力。

  此次吉利神盾短刀电池也将安全性作为最重要的亮点进行介绍。吉利方面表示,吉利神盾短刀电芯通过了8针同刺试验,即以超国标8倍的标准,实现8根直径5mm的钢针同时穿刺并静置1h,电芯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在同样测试条件下,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容易出现极端热失控的现象。此前,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时,也曾通过电池针刺对照测试视频来凸显自己的安全性。此次,吉利方面更是进一步表示,“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短刀电池安全的入门标准。

  据记者了解,吉利神盾短刀电池由于长度较短,成组排布更加灵活,在轿车、商用车、SUV、MPV等不同车型上均可兼容。

  车企加速电池自研自产

  吉利布局电池领域也由来已久。生产神盾短刀电芯的盐城耀宁工成立于2022年7月,生产神盾短刀电池包的贵阳闪聚工厂则成立于2023年9月,并于2024年4月全面投产。

  而在吉利之外,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整车企业也在布局自研自产电池。

  比如,上汽集团在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上发力。而长安汽车此前表示,公司已发布全新自研电池品牌长安“金钟罩”,首款标准电芯产品正式下线。

  对车企而言,自研电池关乎成本的把控、核心技术归属、供应安全、品牌护城河的构建,而“控制成本”则是车企选择自研电池的一大核心原因。

  据悉,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成本占到一辆整车的40%~50%。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车企是在给宁德时代300750)“打工”。若能对电池自主掌控,车企将实现降本增效。比如,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实现盈利的电动车企业均在核心三电系统领域形成垂直掌控。

  尽管车企们尝试入局,但目前在电池领域,仍然头部效应明显。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今年5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为56.2GWh,同比增长12.9%;装车量达39.9GWh,同比增长41.2%。根据榜单,宁德时代、比亚迪依然占据前两名,两者装车量占比分别为43.87%、28.97%,合计份额超7成。不过,“腰部”电池企业也在发力。近期,据记者了解,欣旺达300207)旗下动力电池公司“欣旺达动力”传出消息,目前该公司已经拿下理想M8、M7及小米第三款车型的电池定点项目。

  随着吉利等车企们的切入,未来电池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