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回购、资产剥离、引入战投,上市公司打响1元面值保卫战

2024-07-18 21:14: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新一波上市公司1元面值保卫战,正在激烈打响。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强制退市力度增大,“1元退市”更加常态化。与之相伴,股价在3元以下,尤其是徘徊在1元左右的诸多上市公司,相继打响1元面值保卫战。

  近期,随着2024年中报季的临近,一些公司因担心业绩大幅滑坡、债务压力大等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行,提前采取措施保卫股价。利源股份002501)、亚泰集团600881)、吉视传媒601929)等面值徘徊在1元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均有所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增持回购是1元面值保卫战最为常见的手段,资产剥离、引入战投、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业务布局、邀请机构投资者调研等也是较为多见的自救方式。

  针对上市公司退市自救行为,受访人士表示整体值得肯定,从投资角度而言则需区别看待。

  一方面,对于少数不具备长期经营能力、甚至存在财务造假的“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无论其如何花式自救,也要切勿心存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基本面不存在严重问题、短期业绩不佳且股价偏低受行业周期等外部因素波及、未来仍具备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存在触底反弹的可能,可以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理性投资。

  对于后者,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政策端出台适度差异化监管举措,给予弹性调整空间。

  “组合拳”保卫面值

  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发布后,更多上市公司面临面值退市压力,1元面值退市保卫战陆续打响。近期,伴随中报季的临近,保卫战格外激烈。

  近1个月以来股价持续不足1.1元的重庆钢铁601005),即为典型案例之一。

  7月17日晚间,其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宝武集团全资子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出资1.5亿元-3亿元增持重庆钢铁。这是重庆钢铁今年以来第二次打响1元面值保卫战。此前,重庆钢铁曾通过回购方式进行自救。6月5日起,其启动规模在5000万元~1亿元的股份回购,并于7月2日将回购用途改为最为利好投资者的“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但回购未能将重庆钢铁股价拉升至安全区域。外加其7月10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1-6月归母净利润亏损6.9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亏约2.55亿元,这使得重庆钢铁股价下行压力再度加大。

  为了防止跌破1元,重庆钢铁7月17日晚间官宣大股东启动增持计划,次日股价有所上升报收1.05元。

  实际上,当前数以百计的上市公司徘徊在面值退市边缘。以7月18日收盘价计算,数据显示,5386家上市公司中26家股价已经跌破1元,占比0.05;股价不足2元的多达232家,占比4.33%;另有284家公司股价位于2~3元之间,股价在3元及以下的上市公司共计516家,接近全部上市公司的十分之一。

  这些股价相对偏低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1元面值保卫战的主力军,尤其是股价不足2元者,更是为股价提升煞费苦心。近期,包括利源股份、亚泰集团、吉视传媒、岭南股份002717)、*ST景峰000908)等在内的诸多股价持续徘徊在1元左右的上市公司纷纷加入面值保卫大军,力图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摆脱强退危局。

  保卫战手段颇为多样。综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与田轩观点:增持回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亚泰集团即通过回购、大股东增持、股东不减持等“组合拳”来提升股价。

  部分公司通过破产重整、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保壳”。例如,吉视传媒筹划与控股股东进行资产置换,东方集团600811)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除了增持回购和重整重组,寻求战略投资、资产剥离、机构投资者调研、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业务布局,完善公司治理架构等也是上市公司试图扭转颓势的常用方式。

  业内建议适度差异化监管

  上市公司1元面值保卫战,如何理性看待?

  在受访人士看来,整体值得肯定。田轩提到,面值保卫战是在落实强监管政策下,上市公司被迫采取的自救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清除市场中的“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并推动上市公司进行自查自纠,进行业务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公司治理架构等,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投资者进一步辨别上市公司质地,评估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调整投资策略,获得长期合理收益。

  田利辉认为面值保卫战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增持回购、重整重组等方式,公司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股价,避免退市,从而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公司自救措施的效果,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打响1元面值保卫战的上市公司,大多面值偏低且业绩不佳。对此,此类公司,如何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田利辉建议综合行业周期性、公司经营状况和市场信心情况等全面考虑。

  一方面,投资者在配置时需要考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和周期性影响;例如,钢铁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疲弱,多家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另一方面,持续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是避免退市的根本所在,公司需要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引入外部投资等方式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增持回购等措施尽管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市场信心,但长期来看,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持续经营能力更为重要。投资者应注意公司自救措施的实施效果,观察公司是否能够通过增持回购、重整重组等方式有效提升股价和改善经营状况;考虑行业整体状况,选择那些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经营状况较好的公司进行投资;谨慎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值得注意的是,打响面值保卫战的上市公司,基本面等存在很大差异,受访人士建议分情况看待。

  “执行强制退市的目的是要及时清理那些不具备长期经营能力,拉低上市公司质量,造成市场流动性降低的劣质企业。而有些上市公司面临外部宏观环境变动、行业周期性因素影响,或处于发展初期,基本面不存在严重问题,且未来仍具备发展潜力的,在进行一定调整优化后,未来将触底反弹,继续释放发展红利。”田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于后者,田轩建议政策端需出台适度差异化监管举措,给予弹性调整空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欧菲光
  • 常山北明
  • 润和软件
  • 四川长虹
  • 海能达
  • 中国长城
  • 上海电气
  • 万润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