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108亿,氢能独角兽吹响IPO号角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近年来,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礼包持续加码发放,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9月2日,这一领域内备受瞩目的氢能独角兽,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继今年2月首次递表失效后,二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601995)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7月至2022年12月,重塑能源共完成8轮投资,总融资金额达39.39亿元,参与投资的包括中石化资本、国家制造业基金、一汽解放(000800)、宇通集团、丰田通商、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截至最后一轮融资,重塑能源的估值已高达108.6亿元,成为氢能领域的一颗新星。
氢能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能源是一国的经济命脉,从能源结构角度而言,中国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较高,因此能源转型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最清洁、最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具有在能量转换过程中零排放、效率高、能量密度高、可大规模储存等优点,因此在能源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与此同时,发展氢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以及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为充分发挥氢能的优势、发展氢能产业,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和法规以规范和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从我国来看,今年8月11日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指导意见。
具体到市场规模,全球氢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由2018年的4300万吨增至2023年的6780万吨。预计全球氢能消费市场规模将于2028年达到9970万吨。从供应侧来看,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制氢、储氢和运氢成本将会降低。从下游需求侧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制氢、储氢和运氢成本不断降低,会刺激对氢能的需求。因此,氢能在未来仍将保持强劲需求。具体而言,在减碳背景下,低碳氢将成为趋势。低碳氢的渗透率将大幅增长,低碳氢消费量将由2023年的890万吨增至2028年的364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2.5%。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氢能消费市场规模(按产值计)同样巨大,由2018年的1134亿美元增至2023 年的1373亿美元;预计全球氢能消费市场规模(按产值计)将于2028年达到2031亿美元;低碳氢消费市场规模(按产值计)将由2023年的278亿美元增至2028 年的8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9%。显然,氢能产业正迎来史无前例的黄金发展期。
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招股书显示,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氢能科技企业。报告期内,重塑能源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提供制氢及终端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发现和解决客户需求,重塑能源与国内外商用车制造商、汽车配件制造商和能源企业建立并保持牢固的业务关系,如宇通集团、一汽解放、杭叉集团(603298)、正泰集团、日本丰田汽车、德国大陆集团和舍弗勒集团等。
随着海外氢能业务的开拓,重塑能源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不断增长。报告期内,重塑能源来自海外国家及地区的收入由2021年的约550万元增至2022年的约860万元,并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2320万元。重塑能源表示,公司的成功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的产品性能,加上全面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二是发电效率高、氢耗低,有助于降低载重长途运输场景下的相关成本;三是能够持续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成本。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销售输出功率计,重塑能源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3.8%。按2023年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输出功率计,其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42.4%。按2023 年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额计,其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9.4%。
据招股书介绍,重塑能源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内,首家同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氢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公司拥有PEM及ALK电解产品。同时,重塑能源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首家实现了专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海外商业化应用的公司,获得了多项国际认证。
截至2024年5月31日,其氢燃料电池系统已为中国超过5900辆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该等汽车的累计行驶里程数约2.1亿公里,减少碳排放约11.69万吨。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4年前5个月,重塑能源实现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24亿元、6.05亿元、8.95亿元、1252.1万元;同期分别亏损6.54亿元、5.46亿元、5.78亿元、4.09亿元,三年一期累计亏损额为21.87亿元。
重塑能源表示,其盈利能力受到与氢燃料电池行业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处于早期阶段的相关因素影响,包括下游应用相对有限、生产成本相对高企以及行业上下游发展有限等。对于净亏损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开支及原材料成本增加;确认贸易应收款项重大减值损失,以及燃料电池系统向高功率方向的快速迭代及市场价格下跌共同导致重大存货减值损失所致。并且重塑能源进一步表示:“考虑到行业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以及我们持续加大研发开支、生产成本等支出,以获取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2024年将录得净亏损。”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推进加速
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和脱碳的共识,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既有燃油车长续航、燃料加注快的优点,又有纯电动的环保特性;具有零排放、长续航、高便利的特点,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发展方向。
不得不提及的是,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等氢能相关产品的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虽然目前氢燃料相关产品的商业化正在逐步推进,但我国氢能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需克服一系列的挑战。
对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称,当前中国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已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行业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伴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成本下降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向港口码头、矿山、特定路线等更多场景拓展。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据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市场占比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国鸿氢能、亿华通、重塑能源、国电投和东方电气(600875),其中国鸿氢能以30%的市场占比排名第一,亿华通市场占比为24%,排名第二,两家企业占比超过一半;重塑能源、国电投、东方电气三家公司的占比分别为7%、6%、5%。
其中,重塑能源作为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市场领先参与者,其产品及服务组合覆盖制氢(上游供应)到氢能应用(下游应用于商用车、发电站、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实现了氢气和电的协同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电-氢-电”的新商业模式。全面的产品线能使重塑能源在全球面向商用车、发电站、工程机械、制氢等多元领域提供全场景氢能科技解决方案。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相比,中国加氢站的普及程度及相关基建的发展仍然滞后,除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外,一些商用车制造商日后甚至可能将业务重心转向发展电动汽车。此外,市场快速演变以及替代产品或科技(如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车) 的推出也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前景造成无法预料的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亦在招股书中作出重大风险提示:“我所在的行业为新兴行业,燃料电池系统或氢能装备所用的新技术可能不成熟。倘出现任何重大产品缺陷、故障或有关氢能市场的负面消息,可能损害我们的声誉,并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福建莆田率先调整住宅转让个税政策
- 天津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 A股、港股多空激战!A50盘中一度翻红,新股盘中两度临停
- 山东省国资委:省属企业要帮扶地方化债!山东本地股异动
- 优化资源配置 部分公司加速处置资产
- 西部大开发促川渝大工程开工 工程机械板块市场需求有望回暖
- 10月15日基金调研瞄准这些公司
- 社保基金三季度共现身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 近10日60家公司获高管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