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公司被要约收购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案例频现。根据同花顺(300033)统计,年内已有10家公司宣布被要约收购,其中大多数为部分要约。在宣布被要约收购后,部分公司如浩欧博、ST新潮(600777)等大涨。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开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一般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要约收购约定的收购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各国法律对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的规定各不相同,我国目前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定为30%。
10月9日,宏达股份(600331)称,本次要约收购因天府春晓受让信托受益权间接控制公司4.92%股份而触发,收购人包括蜀道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宏达实业、天府春晓。收购股份为除蜀道集团、宏达实业及名嘉百货信托计划持有的其他股东所持全部流通股,要约价格为4.55元/股。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个自然日,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不以终止上市地位为目的。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蜀道集团已存入履约保证金。
10月30日,浩欧博公告称,正大集团旗下港股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宣布将从现控股股东海瑞祥天等手中最多收购其所持有的浩欧博55%股份,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公告显示,中国生物制药计划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浩欧博的控股权。这是史上首个港股公司收购A股公司的案例。消息公布后,该股连续7个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要约收购溢价率较高。8月23日晚,ST新潮宣布,公司股东北京汇能海投拟以3.10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公司46%的股份。由于ST新潮当时股价报1.84元,也就是说,此次汇能海投要约收购的价格较公司股价溢价近七成。消息公布后,该股连续3个涨停。
从要约收购的目的来看,一是实施行业内横向整合,二是大股东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借此获取控股权。
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称,要约收购相对于协议收购、二级市场收购具有谈判成本、信息披露等诸多优势。通过要约收购,收购方可以快速集中大量股份,从而对目标公司获得明确且强大的控制权。不过,由于要约收购通常需要以溢价进行,且需向所有股东发出要约,因此,收购方的资金成本较高。此外,要约收购有法定的时间限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程序和支付对价,可能导致操作复杂。
要约收购具备哪些投资机会?对此,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要约收购套利主要赚的就是二级市场股价和要约价之间的差价。一般来说,全面要约收购的预期较为确定,一旦溢价收购,套利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 苹果为中国用户调整百度人工智能模型时遭遇障碍
- 新华社评论文章:经济增速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 以开放合作筑牢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根基
- 消费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 大模型改进速度放缓?多家科技巨头悄然布局AI智能体
- 重要指数调整,要来了
- 多家上市公司入选2024海南民营企业50强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现“短途游”:最快三日就终止,闪电“告吹”后股价多数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