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云鼎科技
近况点评:Q3利润改善,“AI+能源”场景项目加速落地
报告摘要
投资事件:云鼎科技(000409)10月28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加18.07%;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加115.79%;实现扣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加79.44%。
Q3利润改善,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管控成效显著。24Q3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减少20.16%;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39.56%,有较为显著的改善;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增长13.81%。从费用率情况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83%,比去年同期3.03%有所上升;管理费用率为11.96%,比去年同期15.42%显著下降。
经营现金流状况同比改善。云鼎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3亿元,较上年净流出-0.66亿元状况有所改善。从流入情况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46亿元,同比增长32.48%;从流出情况看,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为3.29亿元,员工薪酬支付2.50亿元,同比均有所增长。
探索AI+能源数字化转型,项目加速落地。公司与华为在盘古大模型领域深度合作,2024年实现了86类场景的落地应用。在此期间公司成功承建国家管网、山东能源集团、皖北煤电三家央国企人工智能训练中心项目,其自研的视觉类、预测类场景被西部矿业(601168)、贵州能源等63家单位采用。从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看,2024年9月初,公司中标潘一选煤厂的智能化建设项目和谢桥选煤厂工位替代岗位建设项目,仅用90天就进行了项目预验收,展现出较强的运营和交付能力。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三季报公布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24/25/26年实现营业收入14.15/17.37/21.29亿元(前值14.17/17.44/21.36亿元),同比增长24%/23%/23%;实现净利润0.89/1.27/1.71亿元(前值0.87/1.30/1.75亿元),同比增长44%/42%/35%。公司作为能源IT代表性企业,其工业互联网建设和AI应用广泛布局,有较强增长潜力。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落地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中广核技
深度报告:非动力核技术领军者,蝶变
核技术应用稀缺标的,央企改革促长远发展。公司是中广核旗下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于2017年2月在深交所重组上市,成为“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公司以A+战略为引领,将2023年定为谋划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积极发挥央企担当、积极拥抱改革,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充分聚焦、加大投入,剥离出售非主业资产,未来集团赋能下的全面协同可期,公司有望快速成长。
行业:顶层设计出台,非动力核技术国产化机遇已至。非动力核技术在我国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10月3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历史上首次专门针对“核技术应用”产业进行顶层设计。从应用领域上看,以医疗、环保为代表的高端应用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内相关优质厂商有望加速受益。
公司:核技术应用多点布局,科技赋能+市场导向促多点开花。公司立足电子加速器与辐照加工业务以及新材料业务,并前瞻布局核医疗业务。在完善的产品体系、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异的市场布局上,通过拓展新兴应用领域、推动板块转型升级、提升制造智能化水平、打通优质客户等手段打造新的增长源。
1)电子加速器与辐照加工业务:公司工业电子加速器国内市占率持续领先,在辐照加工、材料改性、消毒灭菌、核农学、核环保以及无损检测等领域均实现应用,同时设计产能已达到90台/年,能够满足订单交付,同时公司产品出海可期,产品远销土耳其、韩国、泰国、越南、美国等12个国家。
2)改性材料业务:公司深耕改性材料多年,光通信材料居国内龙头地位,2024H1改性材料营收贡献占比近80%,是公司的基本盘业务。公司积极研发用于核电放射性废水处理、废物整备的先进非金属材料及制品,以及核级/光伏/风电线缆料,随着中高端改性材料的推广,公司在新能源、核电领域大有可为。
3)核医疗业务:公司引进全球先进的质子治疗肿瘤技术,致力于实现国内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并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2024年11月6日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迎来首台设备下线,未来有望成为公司营收业绩的持续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深耕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和客户资源;近年来公司大力进军核医疗领域,且对传统的新材料业务进行转型升级+集团赋能,并不断拓展电子加速器的应用领域,在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发展以及央企各项资源的加持下,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0/83/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1.96/4.09亿元。给予2025年52倍PE,对应目标价10.76元,对应102亿市值,现价看33%收益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拓展不及预期;非动力核技术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千味央厨
2024年三季报点评:增长遇阻,但毛利率改善
投资要点:
三季度收入增长由低增转负。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录得营收4.72亿元,同比下降1.17%,相较第一、第二季度8.04%和1.65%的低增进一步转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录得营收13.64亿元,同比增2.7%,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6.18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公司的销售增长放缓,与下游餐饮业景气度下行相关。从中期情况来看,蒸煮类和菜肴类产品项仍保持了较高的收入增长,上半年分别增长32.4%和18.99%。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好于同期收入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46亿元,同比增长5.78%,好于同期收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5.42亿元,同比增长5.43%,好于同期收入增长。整体看,2024年以来,销售现金的增长情况好于同期收入。
毛利率大幅改善,定价权增强及成本友好都有其贡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录得综合毛利率24.25%,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产品盈利大幅改善。我们认为,2024年经营性成本下行的大环境是其原因之一;此外,公司拓宽客户图谱,纳入中小型餐饮,降低对大餐饮的依赖度,从而增强了定价权,也有助于产品盈利的改善。
销售和管理费用增长。2B是公司一贯采用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下销售费用以及相应的管理费用都比较低。但是,随着公司服务客户和渠道的扩大,必然带来双费的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上升0.72个百分点至5.31%,管理费用率升高1.11个百分点至9.33%。由于双费升高,本期公司的净利润率下降1.09个百分点至5.93%。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28、1.48和1.57元,参照12月13日的收盘价37.86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9.54、25.52、24.11倍,维持公司评级为“谨慎增持”。
风险提示:餐饮业景气度进一步下行;中小餐饮的管理难度较大,学习成本升高;随着产品老化以及基数扩大,销售增长进一步收窄甚至下降。
莱茵生物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天然甜味剂龙头,合成生物再拓空间
深耕天然甜味剂,坚持大单品战略
公司总部位于广西桂林,2007年上市,是天然甜味剂龙头。
植提产业具备资源优势,天然甜味剂景气度提升
2023年全球植提市场规模59.4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63%。细分赛道:1)天然甜味剂具有高安全性、强甜价比优势,2023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规模9.7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CAGR为13%,目前处于红利释放期;2)工业大麻自政策端2018年放开后,涌入大量供给,但疫情压制叠加监管政策节奏放慢致使供过于求,后续雾化领域有望新突破。
构建全产业链优势护城河,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
采购端: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采购机制,罗汉果占据区位优势,甜叶菊原料通过集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具备全流程溯源能力。产品端:聚焦大单品释放规模效应、拓展配方应用提高客户粘性,同时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推进产能拓展,2024年新工厂投产可解决未来3-5年产能需求。客户端:借助产能充足、质量背书叠加定制服务优势,与芬美意/嘉吉/奇华顿等国际知名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预计2024-2028年芬美意年均释放订单1.36亿美元,承接新增产能。
产能落地释放规模效应,合成生物与主业双向赋能
2024年共有三个项目落地:1)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试生产:计划年产甜叶菊提取物4000吨,经测算满产下年产值可达14亿元。2)合成生物项目落地:量产甜叶菊RM系列及左旋β-半乳葡聚糖成分,其酶转技术可大幅提升单位原料制备效率。车间全面达产后预计产量1000吨/年,年产值超10亿元。3)签订工业大麻雾化项目:此前受疫情、政策等影响,工业大麻产能释放不及预期,2024年以雾化为突破口盘活产能,并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制定2024-2026年合并营收目标850/2300/3650万美元,合并净利润目标为80/320/600万美元,有望在1-2年内突破拐点。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2/0.33/0.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26/2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项目建设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策风险等。
金风科技
深度报告:整机龙头,穿越周期
公司历史悠久,穿越多轮行业周期。金风科技(002202)是由1998年成立的新风科工贸在2001年3月26日整体变更设立,历史悠久。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风电行业深耕业务,业务从风机制造业务逐步延伸到风电场投资与开发、风电服务以及水务等,开辟了多元化盈利渠道。自2004年以来,公司经历多轮行业周期,在行业最低谷是依然实现盈利,体现了龙头穿越周期能力。最近一轮行业周期,风机价格快速下滑,公司通过成本控制、风机出货结构调整、电站产品销售等措施,使得盈利水平逐步修复、收入和利润恢复增长趋势。
国内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龙头企业有望更加受益。根据CWEA数据,2023年风电整机企业CR3为51.60%,同比+0.64pct;CR5为73.36%,同比+1.49pct。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自2019-2021年连续三年下降之后正在稳步提升。金风科技从2011年开始连续13年蝉联国内风电市场份额第一;但近年在二线后起风机企业强有力竞争压力下,其市场份额有所下滑。未来随着市场集中度提升,金风科技作为龙头,其份额有望增加。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外部在受订单量41.38GW,充足的在手订单量为其份额增提升形成支撑。
“两海”业务放量,风机盈利有望加速修复。1)2024年1-11月公司在海上风机公开招投标市场中标量达到3.15GW,占比38.5%,排名第一。2)在国内风机业务内卷的情况下,公司更加重视国际业务的开拓。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海外在手外部订单5.54GW,同比+45.48%。
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内部降本、风机出货结构调整等措施,公司风机业务毛利率开始修复,2024H1风机毛利率3.75%,同比+6.29pct,环比+1.88pct。展望未来,随着“两海”业务的放量,公司风机毛利率修复趋势有望加速。
风电场投资与开发&风电服务业务成为稳定的盈利渠道。1)公司风电场坚持滚动开发策略,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国内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4.56GW,自营风电场装机容量预计实现稳步增长。此外,2023年开始公司积极落地电站产品销售模式,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2)随着风电行业发展,公司风电服务业务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包括现场运维、备件供应、部件维修、软件升级、技改优化及发电量提升等多项服务,风电服务实现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随着风机业务盈利修复,叠加风电场投资与开发、风电服务业务的贡献,公司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06.03亿元、714.13亿元、773.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1%、+17.84%、+8.31%;归母净利分别为27.35亿元、32.77亿元、43.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5.45%、+19.83%、+31.37%;EPS分别为0.65/0.78/1.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海格通信
受益北斗规模化应用,中国移动终端芯片项目落地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广州海格通信(002465)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移动(600941)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2024年至2025年通导融合终端芯片研发服务采购项目”的中选通知书,公司为该项目中选单位之一,预计中选合同金额为3,106万元;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初具雏形。地方政府积极推动:重庆、武汉等地方政府先后发布北斗产业规模化应用规划。重庆方面:将打造全国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区,到2027年,力争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中国星网携手重庆联合发布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武汉方面:到2025年培育和引进北斗产业领域企业1000家、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双千”目标,着力培育北斗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北斗领域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100家,北斗通导遥卫星研发、设计及制造产能达到240颗,北斗终端设备制造产能规模达到百万台以上,设计及应用北斗芯片达到千万颗以上。根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公示信息,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暨产业合作基地获备案,总投资将达130亿元。据《2024中国卫星(600118)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
公司与卫星导航同频共振,中国移动注资开启全面合作。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电导航研发与制造的单位,始终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同频共振,紧跟卫星导航设备及芯片研制,具有北斗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公司突破了北斗三号核心技术,是特殊机构市场北斗三号芯片型号最多、品类最齐全的单位,率先实现“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实现了北斗三号终端在特殊机构市场全方面布局;有效布局交通、电力、石油石化、林业、应急、渔业等行业市场,开辟北斗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2023年11月份,中国移动定增入股海格通信,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数据,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移动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97%,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2024H1,公司与中国移动深入探讨和开展在“北斗+”行业应用拓展、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空天地一体化协同发展等领域的业务协同,逐步完善形成了双方联动的产投协同机制,目前正重点推进在模组、芯片等项目的深入合作。2024H1,公司北斗导航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75%,毛利率60.73%,同比增长15.52pct,其中,北斗三代产品持续获得新增订单和实现产出交付,拉开了平台系统二代北斗大规模换装三代的序幕。结合此次终端芯片研发项目,我们认为未来可能进一步形成相关采购订单;
深度参与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成立卫星公司布局西南地区业务。公司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信关站相关核心产品、终端等多个在轨试验项目竞标入围,射频、基带芯片成为正式研制单位,同时,公司持续扩大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关键零部件在国内众多主流手机厂商的覆盖,并持续突破“汽车直连卫星”业务,卫星通信设备及通导产品在国内多家大型车企乘用车上装测试,公司有望完成卫星互联网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加大投入布局以卫星互联网和北斗导航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领域,投资设立重庆子公司,并以此为载体,建立公司西南区域总部,积极拓展公司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频段覆盖的无线通信与全产业链布局的北斗导航装备研制专家、电子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之一,优势明显。三季报公司业绩下行,但是考虑到卫星互联网大规模建设以及北斗的规模化应用,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6,175/7,902/9,68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853/1,114百万元,对应EPS为0.23/0.34/0.45元/股,PE为56.65/37.33/28.5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北斗导航规模化应用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盈趣科技
首次覆盖:UDM构建核心优势,新业务放量可期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独有的UDM模式支撑高端制造研发能力,布局的高景气赛道业务放量空间值得期待。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0.33/0.66/0.82亿元,同比-43%/+98%/+25%,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28.8XPE,给予目标价19.2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自主研发UDM模式,“制造+研发+质量”领先。公司为客户提供智能控制部件、创新消费电及汽车电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客户群涵盖罗技、雀巢、菲莫国际(PMI)、Bosch等国际公司。公司自主创新UDM模式,通过技术研发实力、质量控制能力构建核心壁垒,表现在:1)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更高;2)客户服务体验感更强;3)业务响应速度更快。4)全方面交付对接;5)全产业链结合。
业务布局多点开花,新业务有望逐步放量。1)汽车电子:受益于明星产品电子防眩镜及长滑轨控制等新品配置率快速提升,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在巩固发展国内市场基础上,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与多家欧洲及北美客户建立合作,并成功获得上汽奥迪、印度科德等客户的项目定点。2)健康环境:续围绕着“阳光、空气和水”开发新产品,顺利推出多功能净水器等多款新产品,并着手开展宠物净化器等新项目研发。未来继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拓展,采用差异化的营销和产品策略积极拓展新客户。3)智能家居:构建“C端+B端”的市场拓展体系,以提升C端代理商数量及能力为基础,积极与高端设计师、新媒体大V等渠道开展异业合作。
全球一体化布局,夯实制造服务能力。生产方面,公司持续夯实国际化布局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大三角+小三角”的国际化布局,成功构建中国、马来西亚、匈牙利三大智能制造基地,墨西哥智造产业园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设完毕,有效缩小客户服务半径,降低运输成本;研发销售方面,公司在中国、欧洲、北美设立研发实验室和市场销售中心,形成横跨时区、地域、产线的全球化研发和市场营销网络,有效统筹各地优势资源。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行业竞争加剧、新项目不及预期等。
新国都
收单服务格局优化,设备出海正当其时
公司为第三方支付行业领先企业。公司深耕支付服务领域二十余年,通过“支付+经营”的服务体系,从电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到支付服务升级,再到支付场景数字化服务,实现了全流程的业务布局。其中,收单服务和支付设备为公司的两大业务基石,2023年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68%和26%。近年来,受益于收单费率的上行和支付设备的出海,公司毛利率水平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收单业务: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费率上行空间打开。2023年以来,在多轮提振消费的政策刺激下,线下消费呈现回暖趋势,第三方支付行业有望充分受益。同时,伴随259号文落地,收单机构供给侧逐步出清,牌照价值突显,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带动市场走向良性竞争,为收单费率上行打开空间。公司作为头部企业之一,在受益于市场格局优化的同时,不断提升支付服务质量,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多元数字化服务,盈利空间将持续扩大。
支付设备:把握海外市场机遇,战略布局设备出海。目前国内POS机渗透率已较高,出货需求以存量替代为主,而海外市场仍在持续扩张,尤其是拉美、中东非等市场。面对海外市场需求,公司坚定推进硬件出海战略,不断完善海外销售网络布局,夯实中东非、拉美等海外大市场份额,同时进入欧美、日本等高端市场,并在重点市场推动本地化交付,目前公司市场重心已基本转移至海外,2023年设备出货量海外占比高达86%。
创新业务: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AIGC多维共振。公司针对新兴市场,基于传统核心业务底座,衍生出跨境支付、海外本地收单、数字人民币、AIGC等创新业务,持续贡献业绩增量。目前,公司跨境支付和海外本地收单已初步实现商业化落地;数字人民币领域,公司已基本完成技术开发和适配,在多个线下消费场景实现应用;AIGC领域,公司参股AI公司在海外市场成功推出多款AIGC热门应用,子公司拾贰区亦于24年3月成功首款AIAgent“数字员工”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4.03/37.60/42.12亿元,同比-10.5%/+10.5%/+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2/9.17/10.99亿元,同比-34.9%/+87.3%/+20.2%;EPS分别为0.88/1.64/1.98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动态PE19-21倍,合理价值区间为31.23-34.51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费率水平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三环集团
高容料号进入快速成长期,垂直一体化优势突显
3Q24毛利率环比增长,利润受财务费用小幅拖累。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81亿元(YoY+31.05%),归母净利润16.03亿元(YoY+40.38%),扣非净利润14.37亿元(YoY+63.66%),毛利率42.77%(YoY+2.99pcts)。对应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3亿元(YoY+32.29%,QoQ+4.81%),归母净利润5.78亿元(YoY+40.59%,QoQ-2.50%),扣非净利润5.24亿元(YoY+69.56%,QoQ-2.22%),毛利率44.30%(YoY+4.42pct,QoQ+0.93pct),利润率29.55%(YoY+1.68pct,QoQ-2.25pct)。利润率环比小幅下滑主要受到汇兑收益减少和政府补助减少影响,财务费用环比增加0.52亿元。
MLCC周期触底向上,高容料号进入爆发期。公司以“材料+结构+功能”为发展方向,MLCC产品不断朝着微型化、高容化、高频化、高可靠度、高压化等方向发展。随着产品技术突破和品质提升,近年来公司MLCC产品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为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做出积极贡献。MLCC一直是被动元件领域国产化率最低的赛道之一,公司对陶瓷材料完成了从材料到设备一体化深度整合,支撑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目前,公司MLCC已覆盖0201~2220尺寸的主流规格,后续扩产计划将以高容料号为主,叠加AI创新拉动,公司高容产品进入爆发期。
光通信部件、SOFC部件等多业务布局,注入长期增长动力。公司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半导体陶瓷封装基座等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插芯业务下游主要为光纤和数据中心,AI推动算力基建市场增长,带动陶瓷插芯、MT插芯等产品需求。SOFC部件业务,公司实现了从SOFC上游隔膜板到SOFC发电系统、应用系统的业务拓展。公司整体业务结构形成梯次发展阵型,支撑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围绕陶瓷材料形成了一体化整合,重点投入的MLCC业务高容料号进入快速成长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同比增长29.3%/21.2%/16.6%至74.1/89.8/10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17.8%/18.0%至22.3/26.3/31.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1/26/22倍。
通过相对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41.16~43.90元,相对目前股价有7.5%-14.7%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性能不及预期。
佳发教育
快速落地“AI+”战略,多项新业务取得新突破
教育部发文鼓励中小学人工智能发展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要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
我们认为,政策目标明确、要求细化、配套完善,作为政策明确鼓励引导方向,有利于各地营造AI进校园进课堂有利氛围,培养学生使用AI素养及习惯。
公司快速落地“AI+”战略,稳步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目前公司“AI+”战略与相关AI能力已顺利在体育、英语、理化生实验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和考试场景中取得显著成果,并向智慧教室、资源平台等多场景拓展应用。在英语听说应用场景中,公司不断升级迭代专为学生英语听说练习使用的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听说练习工具。
公司自研“灵汩文本生成大模型算法”成功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认证。同时,持续进行大模型应用能力的持续迭代,实现大模型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迭代和升级,力求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全面的体验。
多项新业务取得新突破,实现阶段性成果
参与国标制定,AI赋能体育教育全面发展。利用5G+云网优势,结合AI视觉识别、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供了基于摄像头及多种终端支撑的体育教学、锻炼、测试、管理及评价、运动氛围营造的一体化体育教育AI解决方案,可满足学校精准教学、灵活测试、组织计划测试、数字化管理、家庭作业监管、线上比赛、体质健康测试、模拟测试等需求,实现运动人脸识别、姿态分析、违规判定、运动处方、测试回溯、精准反馈等功能。旨在解决体育课程缺少可视化提升手段、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家长辅导难、学校体育运动氛围不足、体育教育缺少数据支撑等问题,促进学生体质科学稳步地提升。
标杆案例引领英语数字化考试改革。传统英语听说考试受到考点计算机房数量的限制,需要分多个批次、多套试卷考试,导致考试的执行周期较长,工作量大,还存在因使用不同试卷而引发公平性争议的风险。公司新一代英语听说AI解决方案凭借其全流程数字化和可单套试卷考试的优势,全面解决了上述问题。
辽宁、浙江、山东等省份部分教育单位陆续采用公司产品用于英语听说考试。其中今年大连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中,该产品实现全市5.2万余名考生“一套卷”完成考试,大大提升考试工作效率与数字化水平。
除此之外,该方案可扩展应用于学校英语教学课堂和学生课外练习场景,预计在下半年正式面向市场推出基于AI应用的学生端英语听说产品,公司英语听说产品将在B端和C端释放更大价值。
理化生实验考试试点成功。传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考试组织复杂、监考师资不足、过程回溯难、评分方式主观性难避免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黑龙江、陕西、甘肃等省份的部分教育局引入佳发教育(300559)理化生实验AI解决方案,采用智能设备,实现实验过程的自动化分析和评价,打造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理化生实验AI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升级,打造出满足考试、日常教学等需求的不同价位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客户选择。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24Q1-3业绩表现,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5/2.0亿元(前值为1.4/1.8/2.5亿元),EPS分别为0.2/0.4/0.5元/股,对应PE值分别为59x/35x/26x。
风险提示:政策延期落实的风险,行业依赖程度较高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机构举报游资”?传闻求证:不实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 宁德时代自研机器人并接触多家外部公司
- 机构论市:AI催化下影视、游戏板块或迎业绩+估值双重修复
- 鲍威尔放鹰:美联储无需急于降息!
- 中信证券:资产保值增值为股市客户核心痛点 高客与大众需求明显分化
- 腾讯推出AI搜索ima 机构看好科技产业围绕AI展开(附概念股)
- 11月15日盘前停复牌汇总
- 大模型祛魅 AI应用时代脚步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