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水域经济! 武汉控股发布行业首创大模型+智能机器人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长江经济带水域经济博览会上,武汉控股(600168)(600168.SH)召开新闻发布会,携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水域经济”大模型,一并发布的还有基于武汉大学原型机开发的麒麟空地协同巡检机器人。随着与两家院所的合作项目签约,武汉控股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步伐即将全面提速,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展示出的领先实力辅以强大的行业辐射能力,必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关注热点。
“水域经济”大模型:紫东太初+DeepSeek双引擎AI赋能,重塑行业生态
该模型是基于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和DeepSeek推理模型双引擎构建的行业专属AI+Agent体系。通过多模态感知、多领域知识库和专业模型定制服务,内化武汉控股在水务环保领域的实战经验,形成了覆盖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主要业务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据悉,紫东太初全国运营总部项目于3月19日签约落户武汉光谷,总部项目将开展典型示范场景打造和行业垂直模型落地应用。
本次武汉控股发布的大模型具备行业首创的“双模型融合架构”,能够实现跨品牌设备的统一控制和机器人协同决策,实测协同效率提升45%。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智能知识中枢、智能装备中枢和具身智能中枢三大核心功能,能够实现设备监测、异常预警和自主决策的闭环管理,故障响应速度提升80%。
麒麟空地协同机器人:智能化巡检,颠覆传统运维模式
该机器人配备了移动底盘和伸缩式无人机场,能够在狭小空间中灵活移动,并按照预设程序执行巡检任务。麒麟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武汉控股在智能装备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尤其是在水务环境中的巡检和维护方面,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类智能体在武汉控股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隧道、在建工地等复杂场所,能够替代人工进行高风险、高强度的巡检工作,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巡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创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武汉控股智能体应用的新形态,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标的。
智能化转型助力估值提升
武汉控股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水务上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此次发布的“水域经济”大模型和麒麟空地协同机器人,不仅是武汉控股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随着AI技术在水务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武汉控股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升级,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尤其是在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等核心业务领域实现降本增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践。进一步巩固其在水务环保领域的市场地位,提升其市场估值。(CIS)
4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