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预计25H2原奶价格企稳 乳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供需共同决定原奶价格,供给端核心因素为奶牛存栏、单产、大包粉进口量及期末库存。2008年以来,国内经历三轮原奶周期,第三轮为2021年9月迄今,2020年起大型牧场扩建增产,2022年进入集中释放期,但行业需求相对疲软,2021-2023年初奶价温和下跌,其后供需矛盾加剧,奶价快速下跌至2025年初的3.1元/KG,此轮下行期已持续3.5年。2025H1乳品行业仍有成本红利,预计H2原奶价格企稳,竞争格局逐步改善,乳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推荐伊利股份(600887)(600887.SH)、新乳业(002946)(002946.SZ)。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依照原奶价格分析框架,预计国内原奶价格有望在25H2企稳,其后步入温和上涨通道
当前国内原奶价格已下行至现金成本线(3元/公斤)附近,社会散奶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线,牧场经营普遍承压,行业亏损面已超80%。2024年3月以来奶牛存栏量开始降低,行业供给有所收窄,随着上游产能持续去化和牛群结构优化,国内原奶价格有望在25H2企稳。此轮周期乳制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增强,供需关系更匹配,预计奶价上行期振幅将收窄、温和上涨走势。
从过去原奶价格周期下伊利的盈利表现来看
其应对成本波动、调节盈利能力的工具包括直接提价、升级产品结构、收窄费用投入。在奶价上行的初始阶段(约2个季度),盈利能力承压,但其后能及时调整带动毛销差扩大;而奶价下行的最初阶段(约4个季度)能充分享受提价红利的释放,其后运用后两个工具调节至相对平稳的盈利中枢。如一轮周期过后伊利的盈利中枢在上移,净利率从2009-2012年的4%左右提升至2013-2018年的8%左右。在本轮原奶周期的下行阶段,受益于成本红利、品类结构优化、销售费用相对控制,伊利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展望新周期:乳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板块相对低位上行空间打开
预计新一轮原奶上行期价格振幅偏小,对乳企成本扰动相对减弱,盈利能力的提升更多取决于结构及竞争格局。该行预计原奶企稳后将对乳企价格端的压制减弱,同时随着渠道去库调整结束、需求温和转好有望带动销量回升,竞争格局逐步改善,乳企经营质量有望提升。同时,通过原奶周期下伊利股价复盘发现,奶价处于上行周期时,乳企股价通常上涨,相较于食饮板块或大盘往往具备超额收益。当前乳制品板块估值约20倍,处于2016年以来相对低位,预计奶价见底企稳后将成催化,有望推动股价上行。
风险提示:大宗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风险加剧。
4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