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能股份:精准布局 激活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3-31 17:14:56 来源: 苏能股份官微

  今年以来,苏能股份600925)新能源公司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新能源提质赋能,存量资源价值再造为抓手,高效率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维模式智慧升级。

  目前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达361.37MW,在建规模704.19MW,光伏项目发电量实现近60%增长,绿电发展势头强劲。

  因地制宜 激活资源新优势

  走进垞城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记者循着不远处传来的一声声机械轰鸣声,走近一片水塘——只见宽阔的水面上,工人正驾驶运输船,将预制混凝土管桩运至打桩船。

  作为苏能股份首个集中式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该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设计,利用采煤塌陷区1592亩坑塘水面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据测算,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通过渔光互补的建设模式,该项目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同样火热的场景,也在陕西麟游光伏项目现场上演,现场工作人员正为最后的集中并网全力以赴。该项目将光伏电站与当地的种植业相结合,采用“农光互补”新模式进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了当地荒漠化土地资源,后期运维和农业种植工作还将创造工作机会,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为当地带来社会和经济价值。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推进新能源建设过程中,苏能股份新能源公司深入调研各片区资源特点,结合各片区的资源禀赋与环境条件,形成因地制宜的新能源发展模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风光互补”等项目逐一落地,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数智赋能 解锁运维新模式

  在苏能垞城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不远处,江苏省最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之一的垞城电厂200MW储能电站内,一排排巨型“电池舱”正按照江苏电网调度中心的调度指令将电能有序“下载”“上传”,运维人员只需轻点鼠标,足不出户便可实时查看储能电站全貌以及对应的设备监控点位,对设备状态、安防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监测。

  随着新能源场站规模不断增加,电站分布广、设备数量多、运维手段单一等问题逐渐显露,传统运维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引进具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华为逆变器,集成至统一的数字运维中心,如今,数字运维中心已成为整个光伏发电站的‘智慧大脑’。”该公司运维部负责人朱文学介绍。

  在智能化的加持下,运维走出现场,迈向云端,实现指尖操控。在数字运维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每台设备当前运行情况,包括发电量、设备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为运维人员提供信息参考。不仅如此,移动应用也成为新能源场站中不可或缺的运维方式。朱文学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通过APP上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远程查看新能源电站的现场情况,远程完成设备常规诊断,减少了日常巡检运维的时间和人工成本。

  无人机空中巡逻、智能AI全时段诊断、移动端远程监控……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化技术被解锁应用,该公司新能源项目的运维管理方式也由“留守时代”迈向“少人值守”。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运维平台基本实现了对旗下新能源发电场站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少人值守”的优势推动企业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管理模式快速转变。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22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