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利机械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核心业务面临挑战
2025年3月31日,东利机械(301298)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9.72%;归属净利润为0.63亿元,同比下降26.99%。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暴露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的问题。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二级供应商,东利机械的核心业务——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虽然占据了90%以上的收入,但其盈利能力正在受到挑战。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净利润大幅下滑
东利机械的主营业务是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包括皮带轮、轮毂、惯性轮等产品。尽管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与AAM集团、VC集团等知名跨国企业保持长期合作,但其核心业务的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2024年,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6.99%,扣非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24.05%,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不容乐观。
公司核心产品的制造难度较大,需要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满足“零缺陷”目标,这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尽管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智能化水平来降低成本,但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运输费用的增加仍然对利润造成了较大压力。尤其是在红海危机期间,运输费用的急剧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此外,公司主动停产了一些非核心且盈利能力较低的产品,虽然优化了产品结构,但也导致了其他类别产品产量的减少,进一步影响了整体收入。
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进展缓慢
东利机械的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2024年新开发了59个产品,但仅有12个进入量产阶段。尽管公司在悬架减振器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但整体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开发进展缓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性能磁悬浮主动悬架减振器虽然按计划进行,但尚未实现批量销售,未能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增长。
公司研发团队通过项目工程师、研发技师和质检工程师的协作,致力于提升综合效益,但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较低,未能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的布局相对滞后,未能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
成本控制不力,盈利能力承压
东利机械的采购模式以“以产定购”为主,虽然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但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仍然对成本控制造成了较大压力。2024年,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库存积压,但整体成本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运输费用的增加也是公司盈利能力承压的重要原因。面对红海危机,公司虽然启动了应急预案,但运输费用的急剧上升仍然对利润造成了较大影响。尽管公司积极开拓新的物流供应商和航线,但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运输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公司在销售模式上主要采用先货后款的方式,虽然有助于维护客户关系,但也增加了应收账款的风险。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74.72万元,同比减少1.65%,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
东利机械在2024年虽然实现了营收增长,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暴露了公司在成本控制、研发投入和市场竞争中的诸多问题。未来,公司需要在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新产品的快速开发以及成本控制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1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