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光电获77家机构调研:受到经济复苏、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度口腔相关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口腔行业就此停滞不前(附调研问答)
美亚光电(002690)3月3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接受7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首先简要介绍了2024年度整体经营状况: 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领导下,克服众多不利因素,坚决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指引,深度聚焦主业,不断提升产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营收23.1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4.73%,实现净利润6.49亿元,同比下滑12.84%。虽然业绩有所回落,但公司经营质量却有明显提升,如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0%,存货、应收账款等较期初明显下降等。 2024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有较大分化。色选机业务依然保持稳健发展,全年收入增长近10%;出口业务虽然在第三季度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在第四季度快速恢复正常,全年取得13%的收入增长;医疗相关业务由于受到国内消费复苏迟缓、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出现超过30%的下滑,不过公司坚定看好国内口腔行业未来发展,仍在持续加大行业投入。 相关问
答:
问:公司色选机业务近几年来持续保持增长的原因?
答:国内农产品色选市场虽然相对成熟,但总体需求仍在稳步增长,海外色选机出口也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公司色选机产品近年来工程化设计能力逐步提升,并经过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生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不断提高;结合公司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服务优势,公司的色选机业务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问:2024年公司口腔业务下滑幅度较大,公司如何看待未来国内口腔行业发展?
答:受到经济复苏、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度口腔相关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口腔行业就此停滞不前。基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复苏等现状,公司仍然看好国内口腔行业的未来发展,并在不断加大对行业的资源投入。当前国内口腔行业处于相对低谷期,未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将稳步复苏,公司也将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努力将口腔相关业务做强做大。
问:口腔CBCT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是如何做到保持毛利率稳定的?
答:一方面,公司一直以来都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在竞争过程中不随意通过恶性降价获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深度聚焦主营产品,持续高额投入研发和智能化生产,产品的高性能、高稳定可靠性多年来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的产品关键器件自制及批量化采购也具备较好的成本效应。
问:公司海外出口毛利率水平近几年来持续上升的原因?
答:(1)得益于产品工程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公司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近几年来持续提升;(2)公司持续海外布局,设立海外孙公司等分支机构,进一步提升了海外营销的能力;(3)公司产品海外销售多数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变化将影响到毛利率的表现。
问: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表现较好的原因?
答: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上年第四季度及环比第三季度均有一定的增长,主要原因有:(1)2024年第四季度存在一定的汇兑收益(具体请见公司财务报告);(2)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部分坏账转回增厚了公司利润;(3)公司加强管理,相关费用下降,经营质量提升。
问:公司医疗产品出口情况?
答:公司近几年来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口腔CBCT及相关产品已取得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许可,2024年公司口腔相关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当前体量相对较小。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医疗产品出口的投入力度,努力扩大海外销售规模,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问:公司工业检测设备收入有所下滑的原因?
答:(1)受经济环境影响,工业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有所放缓;(2)公司深度聚焦主营业务,对工业检测相关产品进行了部分品类调整。
问:国内口腔CBCT产品价格是否仍在下行?
答: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发展和竞争,目前国内口腔CBCT行业价格体系已处于行业历史低位,在产品成本相对明确的情况下,价格体系再度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公司有能力也有底气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公司始终将产品的性能、品质和客户服务放在首位,努力以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抢占市场。
问:如何理解公司发布的2025年财务预算目标?
答:公司发布的《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是公司2025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和经营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公司将开源节流,继续加强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扩大营收规模,同时严格落实预决算管理,严控成本,推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未来分红展望?
答:公司一直重视投资者回报。自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过40亿元。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金红利7元(含税)。公司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在没有确定大额资本开支的情况下,公司将继续延续近些年来的利润分配政策和现金分红比例,回报投资者;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上海丰仓股权投资基金 | 基金公司 | 路永光 |
上海极灏私募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照峰 |
中信保诚基金 | 基金公司 | 孙浩中 |
光大保德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丑凯亮 |
农银汇理基金 | 基金公司 | 杨伟 |
创金合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皮劲松 |
合远基金 | 基金公司 | 庄琰 |
嘉实基金 | 基金公司 | 熊昱洲 |
国联基金 | 基金公司 | 骆尖 |
富国基金 | 基金公司 | 蒲世林 |
富安达基金 | 基金公司 | 余文婷 |
平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张聪、张荫先 |
平安大华 | 基金公司 | 张荫先 |
方正富邦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一川 |
易方达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超 |
景顺长城基金 | 基金公司 | 张飞鹏 |
汇丰晋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韦钰 |
诺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张堃 |
金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赵浩然 |
长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陆旸 |
长盛基金 | 基金公司 | 钱文礼 |
上海证券 | 证券公司 | 王亚琪 |
东北证券 | 证券公司 | 周兴武 |
中信建投证券 | 证券公司 | 许光坦 |
中泰证券 | 证券公司 | 郑雅梦 |
中金公司 | 证券公司 | 严佳、张杰敏、李梦遥 |
华泰证券 | 证券公司 | 杨任重 |
华泰证券自营 | 证券公司 | 李锋 |
华泰证券资管 | 证券公司 | 姚文韬 |
国泰君安证券 | 证券公司 | 徐乔威 |
天风证券 | 证券公司 | 张钰莹、莫然、薛余来 |
广发证券 | 证券公司 | 蒲明琪 |
招商证券 | 证券公司 | 吴洋、郑笑东 |
方正证券 | 证券公司 | 赵璐 |
民生证券 | 证券公司 | 周晓萌 |
浙商证券 | 证券公司 | 刘明、刘村阳、周向昉 |
西部证券 | 证券公司 | 牛先智 |
财达证券 | 证券公司 | 常知常 |
财通证券 | 证券公司 | 何兵 |
财通证券资管 | 证券公司 | 冯雪云 |
长城国瑞证券 | 证券公司 | 胡晨曦 |
上海名禹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王友红 |
上海彤源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潘贻立 |
上海晨燕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倪耿皓 |
上海朴信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朱冰兵 |
尚诚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黄向前 |
江苏瑞华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章礼英 |
湖南源乘私募基金 | 阳光私募机构 | 刘小瑛 |
盈峰资本 | 阳光私募机构 | 张国平 |
中国人保资产 | 保险公司 | 徐良成 |
太平资管 | 保险公司 | 窦萍华 |
平安养老 | 保险公司 | 朱丽丽 |
平安资产 | 保险公司 | 万淑珊 |
泰康资产 | 保险公司 | 王广国 |
长江养老 | 保险公司 | 邱宏斌 |
Polen Capital | 海外机构 | 董鶯鶯 |
凯基证券 | 海外机构 | 郭亮亮 |
摩根士丹利 | 海外机构 | 王金琳 |
汇丰银行 | 海外机构 | 胡若琳 |
花旗银行 | 海外机构 | 王俊凯 |
Harding Loevner | QFII | Lee Gao |
上海弘尚资产 | 其他 | 张骏 |
上海途灵资产 | 其他 | 赵梓峰 |
上海钦沐资产 | 其他 | 陈嘉元 |
中信资管 | 其他 | 刘将超 |
中泰资管 | 其他 | 王路遥 |
共青城鼎睿资产 | 其他 | 王可丹 |
兴银理财 | 其他 | 罗谨深 |
南京睿澜私募基金 | 其他 | 罗贵文 |
国泰君安资管 | 其他 | 金润 |
广州市航长投资 | 其他 | 麦浩明 |
惠理投资 | 其他 | 廖欣宇 |
江苏第五公理投资 | 其他 | 郭雷雨 |
深圳市明达资产 | 其他 | 黄俊杰 |
瀚伦投资 | 其他 | 刘旸 |
红杉中国 | 其他 | 闫慧辰 |
融捷投资 | 其他 | 麦伟男 |
3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