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行业观察:IGBT回暖信号显现;碳化硅加速渗透新能源汽车

2025-04-02 12:39:51 来源: 金融界

  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IGBT供需逐步改善,碳化硅(SiC)技术加速上车,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IGBT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企稳带动行业回暖

  供需平衡推动价格触底

  2024年第一季度,IGBT价格同比下滑幅度接近30%,但自第二季度起,出货量回归正向增长,行业性衰退接近尾声。当前价格已趋于稳定,供需结构逐步平衡,市场进入相对底部区间。随着下游需求回暖,IGBT价格或将在未来进入回升通道。

  中国厂商自给率持续提升

  尽管中国IGBT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国内厂商通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凭借性价比优势,中国IGBT在工业控制、家电等中低端市场加速替代进口产品,未来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低端车型成新增量市场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攀升,竞争加剧推动中低端车型价格下沉,叠加智能驾驶技术向该市场渗透,IGBT在车载领域的出货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一趋势为国内厂商提供了切入汽车供应链的重要机遇。

  碳化硅产能释放加速,成本下降驱动规模化应用

  全球产能扩张引发价格下行

  2024年碳化硅行业进入供过于求阶段,中国产能较2022年增长3倍,海外大厂Wolfspeed、Rohm等计划于2025年实现8英寸衬底量产。产能集中释放叠加工艺优化,推动碳化硅价格持续下滑。预计到2028年,中国碳化硅价格较全球均价低900-1000元,成本优势显著。

  8英寸衬底量产推动降本

  目前全球碳化硅衬底仍以6英寸为主,但士兰微600460)、三安光电600703)等中国头部企业已启动8英寸产线布局。随着衬底尺寸升级和良率提升,碳化硅模组成本持续下降,预计2026年其与IGBT模组的价差将从2-3倍收窄至1.5倍以下,规模化应用门槛大幅降低。

  800V平台加速碳化硅上车

  新能源汽车高端化趋势下,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占比提升,400V向800V高压平台升级成为主流。碳化硅凭借耐高压、低损耗等特性,在中高端车型电驱系统中的渗透率快速提高。未来,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碳化硅有望进一步向中端车型渗透,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变革正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格局。IGBT的企稳回升与碳化硅的规模化突破,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关键契机。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64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