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8日)
中国证券报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中国政府网4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规划明确,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机扫码存款服务。后续,客户可持该行银行卡,通过该行ATM机或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记者统计发现,近年来已有超50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并加强了柜台存取款业务的尽职调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无卡存取款业务的使用频次逐渐降低,做出此类调整是银行降本增效的举措。同时,现金类业务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这也成为银行收紧此类业务的重要原因。银行应平衡好风险管理与优化金融服务的关系,不得采取与风险状况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并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多家机构表示看好A股市场前景。专家认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全方位扩大内需是关键,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适时降准降息,从而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在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推动下,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为资本市场稳定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随着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行业整体的信息技术投入情况也逐渐浮现。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券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持续增加。头部券商强者恒强,在信息技术领域持续发力;中小券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显著增长,显示出积极的数字化转型态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对增强客户体验感、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管理能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在大模型的赋能下,未来证券行业业务场景的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
上海证券报
近期,亿航智能旗下广东亿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四证集齐”eVTOL企业,正式叩开商业化运营的大门。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合格证的获批,标志着低空经济载人空中交通运营场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的持续突破,还要找到更多合适落地的应用场景,以需求拉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助力载人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从试点走向商业化。
农业强国建设规划对农业保险提新要求: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发展多层次保险体系
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农业保险,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专家表示,《规划》对农业保险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提升我国整体农业保障水平,更好地支持我国农业强国建设。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我国新能源行业影响几何及如何应对备受关注。4月7日,多家深市新能源上市公司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为有限。
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称,总的来看,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限制打压政策可能影响相关行业国际市场拓展预期,但不会对公司和行业带来根本性影响。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自主可控、优势明显,国内部分新能源公司早已“未雨绸缪”进行了全球化产业布局,能够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正以“加减法”思维进行应对。
4月7日,一批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切。据初步统计,超百家沪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复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司积极应对的举措。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公司或通过“加法”拓展多元市场、加快建设海外基地,或运用“减法”优化供应链、降低单一市场依赖,在复杂贸易环境中构筑起立体防御体系。从价格策略调整到全球产能布局,从技术升级到商业模式创新,上市公司正以系统化的应对方案缓解关税冲击。
证券时报
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国际贸易形势受到关注。化工行业自2024年以来在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化工产品出口却逆势增长。未来中国化工品进出口形势如何演绎,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据悉,中国化工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迎来窗口期,“双碳”政策推进产业升级,以及新兴市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成了中国化工行业出口增长的核心机遇。同时,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中国化工企业正加大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市场的拓展,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日前,美国政府确认将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全部或部分生产的汽车和卡车征收25%的关税,并于4月3日生效。此外,对美国境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将于今年5月3日开始征收。
近日,试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悉数披露了2024年业务报告,从中可见该业务试点两年来的概貌。
证券时报记者据各公司披露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4家试点公司的商业养老金业务累计开立账户数为195.5万户,同比增逾220%。
因美国滥用关税工具,清明小长假期间,国际铜、镍、锡等金属价格出现显著跌幅。4月7日国内期市开盘后,有色商品跌幅整体居前,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主力合约中沪银跌超9%,沪锡跌超8%,沪镍、沪铜跌超7%。
行业人士认为,美关税政策短期内将抑制有色商品需求,对价格形成负面冲击,但中长期来看,当前铜、铝等多种有色商品供给端均面临收紧局面,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带来的需求增长趋势,并不会因关税而中断。刚性消费需求下,市场将实现再平衡。
证券日报
“报行合一”政策持续显效 去年头部险企银保收入同比上涨上市银行代销保险收入同比普降
一组看似矛盾的数据刚刚出炉——根据上市险企和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去年上市险企银保收入大多同比上涨,而上市银行代销收入却普遍同比下降,部分银行保险代销收入甚至呈现同比锐减。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是“报行合一”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银保业务的转型发展。未来,银保渠道仍将是保险业非常重要的渠道,“价值银保”是险企要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
14家上市银行2024年私行“账本”观察:两家国有大行私行资管规模去年突破3万亿元
高净值客户作为零售金融业务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客群之一,历来是商业银行争夺和服务的重点。截至4月7日,A股已有2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主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账本”随之浮出水面。
《证券日报》记者以14家公布了去年私行数据的上市大中型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及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分析样本梳理发现,尽管当前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有所承压,上市大中型银行的私行业务却整体表现不俗,且座次排位趋于稳定。前述14家银行去年的私行客户数均呈现较高增速,其中有5家银行的私行客户数在10万户以上,7家私行资管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9家去年的资管规模增速在10%以上。
拥有千万粉丝的美国网红“IShowSpeed”(中文昵称为“甲亢哥”)正在直播中国行。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他出现在深圳街头进行旅游直播,感叹“深圳是一个科技城市”。在深圳欢乐海岸,他乘坐比亚迪(002594)仰望U8体验下水行驶,而在华为门店,他则一口气买了3台“三折叠手机”。
我国入境游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据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官微“北京边检在线”消息,今年一季度,北京口岸入出境外国人数量突破11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据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深圳边检”消息,今年一季度,经深圳各口岸入出境外国人1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5%。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免签等政策大幅提升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我国各地积极打造城市名片,增强城市吸引力;同时,旅游企业开展海外推广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展会等渠道提高了中国旅游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我国入境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动力电池领域,如今,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已突破80%大关,而三元锂电池仍坚守部分中高端市场。
4月7日,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官微发布《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显示,在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配套装机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份额首次超过三元动力电池,占比49.9%。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2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4.9GWh,同比增长94.1%。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6.4GWh,占总装车量18.5%,同比下降7.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28.4GWh,占总装车量81.5%,同比增长158%。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路线的选择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格局。过去十年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博弈。而面对持续升级的市场需求,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竞争或将持续胶着。
总体来看,技术路线的最终走向仍取决于材料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就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等关键指标的突破,可能重构市场竞争格局。当前,高压密磷酸铁锂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利器,成为引领磷酸铁锂持续抢占市场高地的关键力量,并有望构建企业竞争护城河,进一步推动行业洗牌。
20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