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行业巨轮深陷“罚单风暴”困局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3月18日,上海金融监管局作出决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及其旗下上海市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分别被罚款23万元和50 万元。同时,时任该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胡萍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时任责任险事业部总经理王玉玲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此次处罚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规范保险行业的决心。
而这仅仅是人保财险今年领到的众多罚单中的一小部分。2025年开年仅3个多月,人保财险便因系统性违规操作陷入监管风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十余省市分局密集开出10余张罚单,累计罚款超千万元,多名责任人被追责,违规行为横跨车险、农险、财务造假等多领域。作为国内财险市场“一哥”,人保财险“罚单风暴”暴露出其内控体系薄弱、分支机构监管薄弱的严峻现实。
监管重拳频出
违规链条横跨全国
今年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人保财险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开出年内最大罚单。因“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费率、编制虚假报告、未合规办理再保险”等多项违规行为,人保财险总公司被罚430万元,分支机构合计被罚685万元,27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184万元,合计罚没金额达1299万元。
此次罚单是2025年人保财险收到的首张超千万元罚单,也是继2024年累计被罚超4000万元的延续。监管机构明确指出,其“屡罚不改、边罚边犯”的问题已形成系统性风险。从违规类型看,虚构中介业务套费、编制虚假材料成为“重灾区”。其云南省分公司因“委托无资质机构销售保险、虚构中介业务套费、跨年度列支费用”被罚144万元,3名高管合计被罚36万元;江苏省苏州市分公司则因“虚构中介业务、提供虚假财务资料”被罚75万元。此外,安徽省巢湖市分公司因“业务数据不真实”被罚25万元,阜南支公司因“虚增农险承保面积、伪造业务资料”被罚36万元。
农险领域的违规较为突出。除阜南支公司外,2024年9月罚单显示,该公司农险业务存在“虚假承保与虚假理赔”问题,涉及通过编造资料套取资金,导致监管系统数据严重失真。而2025年1月,云南分公司再次因农险“虚增承保面积”被重罚,暴露出其整改措施流于形式。
尽管人保财险在2023年年报中宣称“智能风控系统全覆盖”,但2024年以来的罚单显示,其车险“见费出单”系统数据造假、理赔资料篡改等问题仍未根治,技术赋能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明确,将依托《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强化分类监管,重点打击数据造假、套取费用等顽疾。
历史顽疾难治
合规问题频遭重罚
人保财险近年因系统性合规问题频遭监管重罚,其“屡罚不改、边罚边犯”的痼疾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开监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该公司累计收到罚单约170张,合计罚款超4500万元,违规行为涵盖车险数据造假、农险虚假承保、理赔资料伪造等多项核心业务。其中,2024年9月单张罚单金额高达1115万元,涉及14项违规操作,成为当年保险行业最大罚单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同类违规行为在各地分支机构反复上演。例如,2023年河南分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50万元,但2025年合肥、苏州等分公司再度因虚列业务管理费、伪造财务资料被重罚。2024年广东分公司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80万元,而2025年同类问题在云南、茂名等地罚金攀升至144万元、85万元。监管罚单显示,部分分支机构甚至存在“系统性造假”行为,例如农险业务通过虚假承保、编造理赔资料套取资金,暴露出内控机制长期失效。
尽管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2024年业绩会上承诺“强化省级机构合规垂直管理”,但2025年安徽、云南等省级分公司仍被查出违规,总部督导形同虚设。此外,公司宣称的“智能风控系统全覆盖”亦未奏效,2024年罚单直指其车险“见费出单”系统数据造假、理赔资料篡改等技术漏洞,暴露风控措施与实际执行脱节。2023年至2025年间,该公司至少5名高管因违纪违法被查。业内专家指出,若不能从考核机制、高管问责、技术落地等层面彻底整改,人保财险恐难摆脱“罚单循环”困局。
行业震荡与信任危机
粗放发展模式终结
人保财险的合规失守不仅冲击自身信誉,更折射财险行业粗放发展模式的终结。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罚单金额同比激增57%,监管“长牙带刺”常态化趋势明显。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建立“属地发现、全国通报”机制,人保财险安徽阜南支公司农险造假被查处后,总局随即部署全国专项检查,释放从严信号。
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尤为突出。人保财险茂名市分公司因给予合同外利益被罚85万元;郑州市分公司编制虚假报告导致保单失效风险。业内人士指出,此类违规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高保费低保障”、理赔被拒等风险,而取证困难加剧了维权困难。市场信心亦受冲击,3月18日上海分公司被罚后,人保财险港股当日下跌2.3%,机构预警“行政处罚拨备或侵蚀利润”。
人保财险的“罚单风暴”揭示了保险业激进扩张与合规短板的深层矛盾。当监管利剑高悬,这艘行业巨轮能否真正转向“合规驱动增长”模式,将决定其能否守住市场份额与政策红利。对于投保人而言,需警惕部分分支机构为冲业绩而衍生的条款欺诈、理赔拖延等风险;投资者则须关注其半年报中行政处罚准备金计提与分支机构裁撤计划等关键信号。
4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