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中国股票策略:股权融资升温,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

2025-04-01 21:42:57 来源: 智通财经 作者:智通编选

  随着香港市场接近三年高点,近期一些大型公司,如小米和比亚迪002594),纷纷加大了融资活动。这一现象该如何解读?对投资者的后续市场操作有什么提示性的意义?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围绕这一问题,对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于3月31日发布了最新的中国股票策略。主要观点如下:

  一、近期融资规模上升是否意味着估值过高?

  理论上,快速增长的融资规模可能是估值过高的信号,在 2015 年和 2021 年的市场周期中,这确实是一个有用的指标。然而,本季度宣布的股权融资规模仅占香港市场市值的 0.3%(占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市值的 0.1%),仍远低于 2015 年和 2021 年的历史水平(约为市值的 1%)。因此,我们认为近期的股权融资行为并不表明估值已达到峰值。

  在股价影响方面,通常香港上市公司在融资后表现略有不佳,而 A 股公司表现相对较好。不过,不同年份和行业的表现差异很大:在市场情绪积极、大盘表现良好的年份(2019 - 2020 年),进行融资的公司往往表现优异;从行业来看,科技、基础材料和工业领域的公司在融资后通常优于同行。

  基于此,从近期进行股权融资的公司中挑选潜在表现优异者的条件是:1)市场情绪相对积极;2)A 股公司;3)硬件科技、基础材料和工业领域的公司。我们在图 6 中列出了近期进行股权融资的公司。

  二、公司融资后与市场相比表现如何?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观察了公司宣布股权融资后的股价表现。总体而言,公司在宣布融资后的 12 个月内,表现与市场大致相符。A 股上市公司在融资后通常略有超额收益(见图 3),而在香港上市(以及美国存托凭证)的公司,大部分表现不佳集中在宣布融资后的第一天。

  我们还注意到,不同年份的超额收益水平差异很大,在市场条件良好(即 2019 - 2020 年)时进行融资的公司往往表现强劲。在我们的分析中,没有发现规模效应,即融资金额的大小对后续股价表现没有实质性影响。

  三、公司融资后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表现如何?

  我们还研究了一家公司在股权融资后,其股价与同行业公司相比的表现。有趣的是,科技、工业、银行以及能源和材料领域的公司,在接下来的 12 个月内,通常表现优于同行,因为额外的资金可能预示着未来更好的盈利增长(例如,通过投资新增产能)。

  对于汽车和互联网公司,证据则更为复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而其余行业的公司通常表现不如同行,因为投资者可能更担心融资带来的稀释效应。

  四、香港股权融资规模超过回购规模

  目前,香港的年化总回购收益率仍维持在 0.5% 的高位。然而,由于股价上涨和回购绝对水平略有放缓,这一比率有所下降。加上额外的股权融资,香港的净回购水平相比之前变得不那么乐观。我们估计,目前的年化净回购收益率已从之前两个季度的平均 0.7% 降至 -0.5%。

  五、外资持仓仍然较低...... 南向资金主导市场

  我们每月对约 900 家全球基金的跟踪显示,它们的相对持仓基本稳定,而前 40 家全球基金对中国股票(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的持仓已增至 1.0%,但仅略高于 2024 年 9 月的水平。这两个指标都表明,尽管今年香港股价表现强劲,但外国投资者的持仓相对于历史水平仍然很低。今年流入香港市场的主要资金似乎是南向资金,这些资金仍将远远抵消股权融资活动的增加(图 11)。

  图 1:香港 / 上海 / 深圳证券交易所季度融资情况

  图 2:香港季度融资情况

  图 3:公司二次发行公告后的相对回报率

  图 4: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后的相对回报率

  图 5:股权融资公告后股票相对于行业同行的表现

  图 6:瑞银覆盖的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进行融资的公司

  图 7:香港滚动 12 个月回购情况

  图 8:香港季度回购与股权融资情况

  图 9:前 40 家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持仓(占投资组合的百分比)

  图 10: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的持仓(占股票投资组合的百分比)

  图 11:南向资金净流入与香港股权融资情况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530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