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惠万家获批筹建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开闸
继百信银行、招商拓扑银行之后,第三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筹建。这是首家国有大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获批筹建。
文/闻斯
12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601658)”)发布公告称,已收到银保监会批复,拟全资发起设立子公司,名称拟为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惠万家银行”),注册资本拟为50亿元,邮储银行持股比例为100%。
不同于前两者,邮惠万家银行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将由银行100%控股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作为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大监管创新,直销银行这一新型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被寄予厚望,其可与现有持牌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互为补充、竞合发展,共同探索普惠金融的新商业模式,构建更具普惠性、包容性的金融生态。与此同时,独立法人的运作模式,还可以让直销银行将创新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创业圈》注意到,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速,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业态如互联网银行等,直销银行需要更多“破壁”和“出圈”能力。如何化解产品体系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走出差异化路线,将成为直销银行发展的关键。
探索直销银行
所谓直销银行,指的是不设线下网点,由银行搭建纯互联网平台,在此平台上整合自身存贷汇业务、投资理财产品。具体来看,直销银行的业务类型包括消费金融、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三种。
事实上,我国银行业在多年前就开始了对直销银行的探索。2013年9月,北京银行首次宣布建立直销银行,与ING集团合作开展直销银行业务,计划以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提供服务。2014年2月,民生银行首家推出纯线上的直销银行服务平台,成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探索实践直销银行新型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
作为传统银行向互联网金融生态延伸的试水,直销银行从2013年诞生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尤其从2014年开,城商行中有半数左右的银行推出直销银行,成为城商行突破地域限制、开拓跨行新客户的重要获客渠道。
民生银行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直销银行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国内已推出直销银行模式(或类似经营形态)的银行超过135家。
不过,《创业圈》注意到,直销银行的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在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获客难、产品同质化、缺乏运营独立性等成为直销银行“成长路上的烦恼”。
如今,直销银行更陷入下架整合的尴尬境地。根据公告,华夏银行旗下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将于12月5日合并。在此之前,已有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对直销银行服务渠道进行调整。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仅在2018年就有15家左右直销银行退出。
随着由商业银行设立、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获批,我国直销银行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2月,银保监会办公厅颁布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指出,条件成熟的商业银行,可以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探索开展建立直销银行专业子公司试点。这意味着,未来银行可以申请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与互联网平台、流量巨头跨界合作。
2017年11月,中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开业,注册资本20亿元,中信银行持股70%,百度持股30%,这也是首家由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银行联合发起的直销银行。
时隔三年后,2020年,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迎来开闸。
2020年12月11日,招商银行发布《关于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获批筹建的公告》,该行获准在上海市与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银商务”)共同筹建招商拓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扑银行”),与网银商务入股比例分别为70%、30%。筹建工作完成后,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银保监会提出开业申请。
仅10天之后,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全资发起邮惠万家银行。
新型银行业崛起
近年来,数字力量已极大推动金融变革创新。从金融监管机构到金融行业、数字科技行业都在不断探索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加强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监管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秩序,推动构建更健康的金融生态。
监管对于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导向希望能服务长尾客户,与此同时,提供普惠金融业务,构建全方位财富管理体系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股东来自传统商业银行和主流互联网公司,拥有银行业的合规、稳健和互联网的体验、创新等双重基因属性,但基因如何重构、股东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以及如何平衡与股东方面各部室、各子公司的关系,也考验着独立法人的模式。
这样的探索并非易事。以百信银行为例。在成立之后,百信银行连续亏损两年,2019年首度扭亏,盈利0.2亿元。2020年上半年,百信银行业绩再度出现下滑,实现营业净收入8.04亿元,同比下降40.84%。
目前,百信银行用户数突破4800万,普惠信贷累放突破3000亿元。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百信银行总资产543.53亿元,总负债510.84亿元,净资产32.69亿元。
与2014年12月成立的微众银行、2015年6月成立的网商银行相比,百信银行无论是在营收、净利润、总资产,还是估值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2019年,微众银行实现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48.26%;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59.64%;资产总额2912.4亿元,同比增长32.4%,估值约1100亿元;网商银行则实现营收66.28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12.56亿元,同比增长90.8%;资产总额1395.5亿元,同比增长45.6%。
在业务上,百信银行分为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三个板块,然而在财富管理方面,中信银行还有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消费金融方面,中信银行与百度均布局了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
“无论从产品还是模式上,尚未给行业带来更多改变。”有业内人士对《创业圈》坦言。
《中国直销银行发展白皮书》中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迈入子公司时代,商业银行可以独立建立公司经营理财业务,而理财业务也是直销银行业务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未来,直销银行与理财子公司相辅相成还是各自为营、互相竞争,都不得而知。如果不加强自身差异化定位和服务创新,直销银行将会面临被新业态取代的困境。
近期,银行市场风起云涌,各家商业银行全面推动开放银行、无界银行的步伐,而互联网市场上更是全面开花。其中,借助集团场景和流量优势,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有很强客户触达能力,可以服务到城市中低收入和偏远欠发达地区广大客群。
其他民营银行也在加速向数字科技迈进。2020年8月,360集团入股天津金城银行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准,持股比例为30%;同年11月,蓝海银行重磅推出“新版手机银行APP、蓝邸贷、小康贷、银贴宝”四款拳头产品,全面升级优化金融服务和用户体验。
(声明:本文知识产权归《创业圈》杂志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所涉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转载、摘编、复制需获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邮箱:timechuangyequan@163.com)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创业板指涨2% 新冠检测概念大涨
- 李克强对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 深圳市住建局:严格审查购房人资格
- 上市公司高管下场操纵股价 “监管太严”竟成狡辩理由
- 芯片缺货潮没缓解迹象 景气度将持续半年以上 概念股率先发力 5股业绩有望翻倍
- 港股通ETF大幅溢价!如何正确投港股
- 业绩预告公司预喜占比高 机构资金新年以来加仓绩优蓝筹
- 彻底赚翻了!23家券商业绩出炉 一哥中信狂赚150亿!华夏基金盈利大曝光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天风策略: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 基金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