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家上市公司败走A股,“面值退市”成最大“杀手”

2024-12-31 20:29:28 来源: 银柿财经

  2024年接近尾声,谈起今年资本市场的大事记,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的出炉无疑是其中一件。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和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同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

  以沪深交易所为例,本次修订进一步完善重大违法类、规范类、财务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并明确了各类强制退市情形的过渡期安排。

  例如,交易类指标方面,沪深交易所将主板A股(含A+B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自今年10月30日起施行;同时,为进一步打击资金占用、治理混乱、控制权无序争夺等市场乱象,本次修订新增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控制权无序争夺三种规范类强制退市指标,并自新上市规则发布实施时开始适用。

  此外,为进一步出清“空壳僵尸”公司、考核持续经营能力,在财务类退市指标方面,本次修订将主板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中的营业收入标准下限由1亿元调整至3亿元,同时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中增加利润总额为负的考察维度——修改后组合指标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财务类指标修订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种种迹象表明,监管层面正持续致力于打造一个健康、清洁的资本市场生态。正如证监会发布的退市意见中提到,其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发布之年,资本市场退市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又有哪些上市公司谢幕资本市场?

  年内55家公司退市,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同花顺300033)iFinD,2024年内,共有55家上市公司摘牌退市,其中54家系强制退市,创下历史之最,而在2022年、2023年,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4家、46家。从市值来看,按摘牌时市值统计,今年55家退市公司市值约为450.70亿元,同样创下历史之最。

  退市原因方面,今年有42家公司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而谢幕资本市场,1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2家公司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指标,另还有*ST亚星600213)(600213.SH)选择主动退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排名前五的所属申万一级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汽车、房地产、纺织服饰、电子,各自有6家、6家、5家、5家、4家。电力设备行业今年退市的6家公司退市原因均系面值退市。汽车行业中,除*ST亚星主动退市外,另有中期退000996)(000996.SZ)、越博退300742)(300742.SZ)两家公司因触及财务类指标而退市,广汇汽车600297)(600297.SH)、建车B200054)(200054.SZ)、凯马B900953)(900953.SH)则因面值退市。房地产行业中,退市同达600647)(600647.SH)因触及财务类指标而退市,其余4家公司则因面值退市。

  “殊途同归”于财务困境

  尽管各家公司触及的退市指标不同,但归根结底,大部分公司都与财务困境纠缠不休。

  作为今年唯一一家选择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ST亚星于今年9月13日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申请,10月10日,*ST亚星收到上交所对其做出的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终止上市暨摘牌日期为10月17日。

  事实上,即使不选择主动退市,*ST亚星或也因连年亏损、资不抵债而难挽颓势。2020年至2023年,*ST亚星经历了四年三亏,归母净亏损额合计超6.91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894.22万元,同时,今年中报显示,*ST亚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96亿元。

  对于主动退市的原因,*ST亚星称,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已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若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仍为负值,公司股票将被上交所终止上市。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情况,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经控股股东提议,公司决定主动终止股票上市。退市后,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聚焦于改善财务状况。

  此外,还有新海退002089)(002089.SZ)、退市博天603603)(603603.SH)两家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结束资本市场之旅。两家公司分别于今年4月18日、4月25日被交易所正式摘牌。

  新海退方面,“专网通信”惊天骗局的余威犹在。新海退因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导致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在这六年间,新海退每年虚增的利润从数千万到上亿元不等,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虚增销售收入共计约37.41亿元,虚增销售成本共计约32.1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共计近6亿元。

  今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认定,新海退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值,触及深交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

  退市博天则同样因严重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今年2月2日,退市博天收到北京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指出,退市博天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及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或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同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虚假债权转让协议等方式完成造假闭环。

  通过“无中生有”,退市博天在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等进行严重造假,导致该期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迟至2023年3月底才予以集中更正。其中,2017年至2018年,退市博天分别虚增利润1.18亿元、5.01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0.68%、223.80%;2019年至2021年分别虚减利润1.16亿元、0.49亿元、2.49亿元,各自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4.01%、11.90%、17.37%。

  对退市博天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时,上交所表示,退市博天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其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前述情形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面值退市成为“最大杀手”

  今年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而“斩落”的42家公司中,“1元面值退市”成为“最大杀手”共有40家公司因此退市,创下历史新高,对比2021年至2023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家、1家、20家。此外还有*ST深天000023)(000023.SZ)、建车B(200054.SZ)两家公司触及市值退市指标,即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市值均低于3亿元,这两家公司分别成为全市场、A股首只因市值退市的股票。

  作为2024年“退市第一股”,温州老牌风电企业*ST华仪600290)即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跌破1元,于今年1月16日告别资本市场。退市时,*ST华仪市值仅有2.81亿元,而其股价最高峰时,公司市值一度超过150亿元。

  连续跌停背后,*ST华仪多年财务造假、公司资金被关联方违规占用、常年诉讼缠身,已“披星戴帽”数年。此外,*ST华仪面临多重退市危机——即使最终不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而止步A股,*ST华仪也或将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难逃退市命运。

  2023年6月21日,*ST华仪涉嫌信披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2023年11月,*ST华仪公告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其中载明,*ST华仪全资子公司华仪风能对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风机销售业务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导致*ST华仪2017年合并财务报表虚增营业收入3.48亿元,虚增应收账款并多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812.5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6699.05万元。同时,因2017年虚增风机销售收入形成的应收账款一直存续,并每年计提坏账准备,导致*ST华仪2018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减利润总额,五年虚减利润总额超2亿元。

  彼时,*ST华仪称,经测算公司2016年至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可能触及上交所相关规定中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延续这一结论,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还没等来最终的处罚决定,投资者“用脚投票”带来的连续跌停,将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先送至*ST华仪面前。2024年1月9日,上交所对*ST华仪作出终止上市决定,3天后的1月12日,*ST华仪行政处罚落地,与事先告知书一致,*ST华仪最终被罚300万元。

  与*ST华仪陷于财务困境与造假危机而走向面值退市不同,广汇汽车(600297.SH)退市时,基本面则显得乐观许多。

  广汇汽车是汽车经销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常年营收超过千亿元,年度净利润最高时,一度逼近40亿元。截至2023年末,广汇汽车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建立了乘用车经销网络,经销50多个乘用车品牌,运营735家营业网点。

  受宏观环境变化、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冲击等影响,广汇汽车在2022年亏损26.69亿元后,于2023年重回上升通道,实现营收1379.98亿元,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4%、114.71%。与此同时,退市时广汇汽车还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账面上还“躺”着66.18亿元货币资金。

  今年5月下旬至6月初,微盘股再度调整,一度接近年内新低。受此影响,6月3日,广汇汽车盘中跌停。尽管广汇汽车控股股东及部分董监高在当日盘后火速披露了超过1亿元的增持计划,但公司股价仍在6月20日跌破1元。至7月17日,广汇汽车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最终于今年8月28日摘牌退市。据中报显示,退市时,广汇汽车仍有12.90万户股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康盛股份
  • 金奥博
  • 美邦股份
  • 慈星股份
  • 苏豪弘业
  • 五洲新春
  • 安培龙
  • 弘讯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