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化工产业发展的三大主线

2025-03-07 08:54:19 来源: 卓创资讯

  【导语】2025年,我国化工行业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迎来关键发展阶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多项化工相关内容。本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分析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为化工企业提供战略参考。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强调“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聚乙烯行业在生产工艺与催化剂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投产、实现了动力锂电池用聚偏氟乙烯的国产化替代等一系列成果展现了我国化工行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进步,然而在高端材料、特种化学品等领域仍存在技术短板,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要破解“卡脖子”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企业需把握政策红利,加大产学研投入,尤其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工艺的重构可能。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未来赛道。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培育“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新兴产业。政策推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背景下,相关行业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如光刻胶、特种气体等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将加速发展,也将有望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二、绿色转型构建低碳生态

  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领域,近年来在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指导下,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光伏制氢技术将煤化工碳足迹削减40%,生物可降解材料产能大幅提升,取得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的成绩,今年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并强调“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加强重点用能用水单位节能节水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项目”。

  随着各地政府具体方案的实施,碳排放约束日趋严格,碳排放成本正从“软性约束”变为“刚性支出”。根据《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我国将稳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等部分高耗能子行业已在全国碳市场启动的第一阶段被纳入,其他尚未完全纳入化工子行业未来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概率极大。同时,在能源价格调控方面,《行动方案》规定对主要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对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及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因此,对部分传统化工企业而言,将面临碳配额缺口购买、惩罚性电价、绿色融资受限等多重压力。企业需更重视降低能耗和碳税的成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绿色转型。

  从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各地因地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同,绿色转型政策也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现代煤化工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同时,得益于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绿氢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为该地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绿色能源的耦合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将煤化工与可再生资源结合,不仅可以降低行业碳排放,还能实现产业绿色转型。2025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现代煤化工要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先进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产品技术开发应用,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非煤资源区如江苏、湖南等地,可通过循环经济和固废资源化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江苏、湖南、广西、青海等多地政府报告提及落实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各地政府还依托本地科技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绿色发展路径,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先进能源、替代蛋白等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发展”。

  三、结构优化重塑产业格局

  今年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当前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呈现双向突破路径: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链协同重构并进,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化工企业盈利持续承压,2024年化学品价格同比下降4.1%,其中合成材料、无机化学品等领域价格降幅尤为显著。数据显示,在重点监测的49种无机化学品中,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的有34种,占比69.4%;72种有机化学品中有44种价格下降,占比61.1%;56种主要合成材料中有28种价格下降,占比50%;14种化肥产品中有11种价格下跌,占比78.6%。在此背景下,政策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整合重组和标准引领,加速行业产能出清。例如,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强调对高耗能行业产能的严格控制和优化布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这类政策将有效缩短行业供需再平衡时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空间。另一方面,产业链协同重构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报告中提出“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整合建立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并计划“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发挥链主企业关键作用,促进产业集群梯次发展”。化工行业以“链长制”为纽带,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行业也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韧性。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链协同重构的双向突破,化工行业将加速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化工产业指明了三大发展主线: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化、绿色转型构建低碳生态、结构优化重塑竞争格局。在政策引领下,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跃迁。未来,化工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把握技术攻关、绿色转型与区域协同的机遇,在变革中抢占产业制高点。在“破旧”与“立新”的双向攻坚中,唯有主动拥抱变革的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921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