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会议宣布:新一轮扩围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
会议指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
时光回到十年前。2015年,首个综试区在杭州诞生,破解了跨境电商发展中的体制性难题,也探索了创新监管模式。此后,伴随着“六体系两平台”的顶层设计等多项政策突破,跨境电商发展综合试验区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经过十年的发展,综试区从最初1个试点城市扩展至全国165个,覆盖31个省份,推动了外贸结构优化与规模增长。
这十年,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快速成长的十年。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在“买全球”方面的优势也在持续发挥。不仅量上发力,质上也更优,跨境电商出口区域日益丰富,电商品类日趋多元化。
十年跨境电商的发展之路,亦是一条不断改革创新之路。当前,“综试区”已呈多点开花的态势,逐渐由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扩展,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探索出了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例如,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凭借“顶层设计+制度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打造出“六体系两平台”核心框架,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制度创新的策源地,其“清单核放”等创新制度被国际多国借鉴;深圳综试区依托华强北3C电子产业带动制造和创新能力,构建了“跨境电商+供应链+海外仓”的垂直整合模式,成为全球电子消费品出口的重要枢纽。针对3C产品更新速度快、物流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深圳推出“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9710)模式,允许企业大批量出货至海外仓,优化了物流效率。
可以看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扩围正体现了中央设立试验区的初衷:不在于特殊化、特例化的“政策洼地”,而在于探索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制度高地”。
所谓“政策洼地”,是指借助特殊的优惠政策,或者在特定领域、特定区域内取消某些限制,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打造“制度高地”的不同点在于,政策红利并非集中释放,也不是企业“等、靠、要、蹭”就能得到的。而是制定政策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可以推广和复制的经验。本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亦可看出持续深化改革、做长远文章的决心。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将面临传统贸易摩擦持续施压和新型摩擦兴起的双重挑战。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承载着中国外贸破局突围、振翅高飞的期待。新一轮扩围,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将被纳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范畴,享受政策红利,更预示着中国外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在扩围的过程中,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企业创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3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