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复材2024年业绩承压 营收净利双降
2025年3月31日晚间,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光威复材(300699)(300699.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50亿元,同比下降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15.12%,终结连续三年增长态势。尽管传统碳纤维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承压,风电碳梁业务的恢复性增长、高端产品技术突破及大额订单储备仍展现出公司在结构调整中的韧性。然而,核心产品价格下滑、客户集中度较高及新产品商业化周期较长等挑战,仍需在后续发展中破局。
增收不增利四季度压力加剧
光威复材2024年业绩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5.95亿元,同比下滑8.7%,而四季度单季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93%,成为全年业绩拖累的主要因素。从业务结构看,占比59.27%的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实现收入14.52亿元,同比下降12.91%,其中通用级T300碳纤维销售收入5.16亿元,同比暴跌39.4%,成为业绩下滑的核心变量。行业供需失衡与价格竞争是传统业务承压的主因。2024年国内工业级碳纤维市场价格持续下行,T300(12K)全年均价较2023年下降约5%,叠加装备用碳纤维需求节奏波动,导致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至45.55%。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高端产品矩阵表现分化:T800级别碳纤维销售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64.64%,但占比仅32.52%,短期内难以抵消T300级产品的下滑缺口。
风电碳梁逆势增长全产业链布局显效
在传统碳纤维业务承压的同时,公司多元化布局初现成效。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风电碳梁业务实现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25.81%,占比从2023年的16.94%回升至21.90%,成为业绩“稳定器”。这一增长得益于风电行业复苏及公司技术迭代——通过拉挤工艺优化,碳梁产能提升至1938万米,新客户批产进程加速,客户结构从依赖单一龙头向多元化拓展,抗风险能力增强。技术研发与高端应用突破为长期发展筑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5%,在高温增韧环氧树脂配中模碳纤维预浸料领域取得关键进展,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有人机、无人机等航空航天场景。此外,精密机械板块收入0.89亿元,同比激增161.20%,预浸料装备、高端铺缠装备等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备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满足内部产线需求,更拓展至电磁储能等新领域,打开装备制造增长空间。现金流表现稳健成为另一亮点。尽管净利润下滑,公司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8.63亿元,同比增长61.5%,显示主营业务回款能力增强。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现4.125亿元,现金分红率达55.7%,维持对股东的稳定回报。
挑战犹存:客户集中、新品周期与行业周期压力
年报揭示了光威复材面临的多重挑战。首先是核心业务的客户集中度风险: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对前五大客户依赖度较高,2024年新客户拓展进展缓慢,市场集中度超60%,单一客户需求波动可能直接影响业绩。其次,新产品商业化周期较长,尽管T800、T1000级碳纤维及航空级预浸料技术领先,但航空航天领域认证周期普遍长达3-5年,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不足10%,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行业周期与价格竞争加剧盈利压力。2024年预浸料业务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2.86%,主要受传统应用领域价格战及高端项目延迟影响;复材科技板块虽增长15.6%,但占比仅4.4%,尚未形成支撑力。此外,四季度毛利率骤降至41.34%,同比下降13.37个百分点,反映出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产品调价的滞后效应。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达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而存货周转天数从98天延长至112天,显示库存管理与账款回收效率面临考验。
未来展望:订单储备与技术驱动下的拐点可期
面对短期压力,光威复材的长期竞争力仍来自技术壁垒与全产业链优势。2024年末,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总金额36.6亿元的重大合同,覆盖2024-2027年,其中2025年、2026年执行金额分别为11.9亿元、18.7亿元,主要供应B型号碳纤维及织物,为未来两年业绩提供明确支撑。在战略布局上,公司持续深化“高端化、多元化”路径:一方面推进内蒙古包头碳纤维项目产能释放,优化T700、T800级产品供应结构;另一方面加大风电碳梁海外市场开拓,依托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增长机遇,目标将碳梁业务占比提升至25%以上。研发端聚焦耐高温、高模量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增长15%,加速T1000级以上产品的工程化应用。招商证券等机构指出,尽管2024年业绩低于预期,但公司在国产碳纤维替代进程中的龙头地位未变,36.6亿元订单将有效对冲T300级产品下滑影响,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回升至8.5亿元。不过,投资者需关注风电装机进度、航空航天项目落地节奏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变量
有市场人士分析,2024年对光威复材而言是“承压调整”的一年:传统业务的周期低谷与新业务的成长阵痛交织,业绩短期承压但结构优化方向明确。公司通过风电碳梁的技术创新、高端碳纤维的研发突破及大额订单锁定,在行业洗牌中巩固了技术与市场双壁垒。未来能否在3-5年内实现“T300级筑底、T800级放量、航空级突破”的产品矩阵升级,将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对于资本市场,光威复材的投资价值既在于短期订单带来的业绩确定性,更在于国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长期替代空间。当行业周期触底回暖,叠加公司技术转化效率提升,其在高端复合材料领域的龙头价值或将进一步凸显。
3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