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杰IPO过会背后:科创属性不足转战主板、募投项目合理性遭问询

2025-04-07 11:47:04 来源: 鲁网

  泰山财经记者 张润邦 实习记者 林俊洁

  历时五年之后,电动工具三电系统零部件供应商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上会通过,但其是否具备科创属性、募投项目合理性等问题仍引发关注。

  华之杰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控制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涵盖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等,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华之杰的董事长与实际控制人均为陆亚洲,其通过多家公司合计控制华之杰92.00%的股份。

  招股书披露,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19亿元、9.37亿元、12.30亿元,净利润1.01亿元、1.21亿元、1.54亿元。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8.02%,2024年虽反弹31.26%,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仅为0.98亿元,其净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入。

  事实上,对于华之杰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其对前五大客户依赖度高以及其产品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从华之杰所属的领域以及其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华之杰目前所处的电动工具配件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相应地天花板也较低,这也是华之杰此前遭监管部门询问其是否具有科创属性的原因。

  回溯华之杰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20年9月科创板IPO获受理,2021年7月过会并提交注册,却因科创属性存疑于2022年主动撤回申请,此次转战主板,公司虽强调“业务成熟、业绩稳定”,但外界对此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据了解,2022年至2024年,华之杰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3%、5.26%和4.77%。记者注意到,该公司243项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不足30%。

  2025年1月,华之杰连续公布两项重要专利:(1)大电流开关抗电弧技术(CN119381186A):通过辅助触点设计降低电弧风险,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高电流场景;(2)组合式太阳能光伏声屏障(CN113969549B):融合噪声治理与清洁发电,契合“双碳”政策导向。

  业务方面,华之杰的客户集中度一直较高,且有不断提升的趋势。记者从其年报获悉,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7.32%升至2024年的70.78%。2022年—2024年,华之杰应收账款从2.21亿元攀升至3.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34.16%。

  对于本次公司IPO募投项目,外界也有不少疑虑。根据招股书,公司拟募资4.86亿元,其中4.26亿元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该募投项目与前次科创板申报方案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仅为78.3%。

  上交所主板上市委也对此提出了质疑,在行业库存调整期,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公司回应称,主要系市场需求回升,但未提供具体订单支撑数据。

  除上述问题外,华之杰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22年9月,公司引入新股东江苏毅达与公司签订对赌协议,约定若2025年12月31日前未能成功上市,华之杰需回购其4%股权。尽管公司称协议已“自始无效”,但若上市失败,该部分股权将如何处理,是否会影响到公司正常经营仍需关注。

  此外,2021年,华之杰通过子公司海南潜鲸预付1610万元购置三亚海棠之星房产,计划用作海南办事处,但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延期,至今未能交付。尽管公司称“无减值迹象”,但关联方三亚巨源旅业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资金回收风险犹存。

  责任编辑:赵家豪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33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