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升级 PE国内供应格局存变

2025-04-07 17:33:27 来源: 卓创资讯 作者:张向君

  导语

  2025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公告提出,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地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贸易博弈升级,从原料成本角度或将对国内聚乙烯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行业新增产能不断,轻烃制因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扩能增速较快,该部分轻烃制企业原料来源多数依赖进口,且从乙烷产品来看,当前中国乙烷进口来源国均来自美国。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将会推动进口乙烷价格的上涨,使得轻烃制PE生产成本提升,进而影响PE整体的供应格局。

  目前国内PE原料路径共分为四种,即石脑油、煤炭、轻烃与外购甲醇,呈现以石脑油为主,煤炭、轻烃为辅的原料路径来源行业现状。虽在2024年新增投产装置中未有轻烃制,但从历史5年的数据变化来看,在PE国内总产能不断扩增的背景下,轻烃制产能占比是唯一呈现上涨趋势的,从2020年的7.09%到2024年的12.13%,提升近5个百分点。

  卓创资讯301299)统计来看,不同原料制LLDPE毛利对比中,轻烃制路径企业毛利空间相对较为乐观,但在国内PE行业结构化供应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毛利水平亦在不断收窄。美国作为目前进口乙烷的来源国,此番加征关税政策的出台将会推涨国内PE轻烃制企业生产成本。在仅就考虑原料成本角度的情况下,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下,进口乙烷制PE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预计或将增加1400-1500元/吨,如此来看该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将会被显著稀释,整体的毛利水平或将低于煤制企业。

  生产成本的提升、毛利空间的压缩或将进一步影响生产企业的开工积极性。近年来,国内PE行业年度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就卓创资讯统计,2024年更是首次跌破80%,达到79.33%。在长期生产利润空间不乐观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采取经营性停车或降负荷的操作来减少亏损力度。加之轻烃制企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企业生产策略调整更为灵活,以及美国进口乙烷可替代性较弱,所以不排除在此轮加征关税后轻烃制装置开工整体有所下滑。

  综上,从原料成本角度来看,贸易战2.0将会给进口乙烷制PE企业带来直接影响:原料成本提升,毛利空间压缩,开工积极性减弱。但在目前轻烃制PE毛利相对可观的背景下,加征关税后的毛利水平也要略高或持平于油制路径,所以开工下降空间还需观望。而且在供应端结构化过剩的背景下,不论是进口轻烃制企业还是其他原料路径的生产企业,如何推陈出新,研发以及批量生产类似瓶盖料、电线电缆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才是目前在行业竞争中破局,站稳脚跟的途径之一。

  文|张向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580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