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9日)
中国证券报
解构新茶饮行业“不可能三角”: 蜜雪集团等企业短期竞逐与长期主义的逻辑悖论
继奈雪的茶2021年12月登陆港交所后,新茶饮行业近期密集推进上市步伐:蜜雪集团、古茗、茶百道于2025年年初陆续登陆港交所,霸王茶姬、沪上阿姨正分别推进美股和港股上市进程。
密集上市背后,新茶饮企业在资本市场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奈雪的茶作为“新茶饮第一股”曾以近340亿港元市值引发市场惊叹,如今股价已跌至0.94港元(截至4月8日收盘),约为发行价的二十分之一,市值仅剩16.03亿港元;茶百道上市首日市值蒸发约70亿港元,当前股价较发行价已经腰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蜜雪集团港股IPO引发认购热潮,上市后市值迅速突破1500亿港元;古茗股价在上市一个月左右取得翻倍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茶饮赛道出现这种差异的背后,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商业悖论——霸王茶姬、蜜雪集团和奈雪的茶等企业似乎很难同时实现规模扩张、成本控制和品牌调性这三重目标。这个“不可能三角”正成为制约新茶饮行业发展的死结。
4月7日以来,多家国资机构陆续发声增持ETF。从成交额、资金流向来看,加仓迹象主要体现在主流宽基ETF上。
4月8日,A股开盘即出现反弹,尽管盘中震荡,但尾盘拉升,三大股指最终收涨,核心龙头宽基ETF交易活跃。4月7日、8日两个交易日,持续出现了沪深300ETF等大盘宽基ETF成交额集体“霸榜”、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宽基ETF“异军突起”的情形,多只产品成交额刷新单日历史纪录。
近日,一份关于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在业内流传。该意见稿从完善准入门槛、强化风险隔离、压实托管人责任、健全退出机制等多个方面对基金托管规范做出了新的调整。其中,避免“托而不管”“托而管不了”、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适用“一托到底”情形及相关托管要求等内容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此前部分私募机构出现风险事件,基金托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逐渐受到重视,许多托管方已经自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风控调整。例如,从此前要求提供一二级净值估值表,到要看到更加渗透至底层资产的四级估值表。部分基金托管机构称,整体来看,此次新出的征求意见稿有助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基金尤其是私募基金的托管工作。
“上个月查询到工行房贷线上提前还款每年次数最多为5次。前几天再查,就只有2次了,且每次最多只能还20万元。”家住上海杨浦区的借款人张女士4月8日向记者表示。
近日,有不少房贷借款人反映,部分银行收紧了线上房贷提前还款的金额和次数,还款预约时间也有一定程度延长。有银行回应称,近期提前还贷业务量确有增长,银行根据最新情况对相关业务及时做出调整。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提前还贷规模超预期的情况下,银行通常根据自身资金安排、经营状况和风险偏好,通过调整提前还贷政策,来控制房贷业务的节奏和规模。同时,银行还应注意政策调整的合法合规性,为客户提前还贷提供便利,以优化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上海证券报
2025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如何?密集出炉的上市公司一季报及一季度经营数据折射出浓浓暖意。
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21时,A股共有10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9家预增,29家略增,11家扭亏、3家续盈。
与此同时,多家公司还交出亮眼的一季度产销“成绩单”。从行业角度看,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记者梳理发现,销售数据增长、相关产品价格保持上涨态势、手持订单饱满等成为不少公司业绩大增的动因。
“这次去河内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就当地关注的楼房养猪事宜进行交流;二是到越南当地的农林大学进行招聘,为公司业务开展招聘人才。”牧原股份(002714)海外发展总经理刘波说。日前,刘波与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话时,正在越南的胡志明市机场候机,约30分钟后,他将搭乘班机前往越南首都河内。
牧原国际管培生招募正在同步推进。根据计划,牧原将招聘一批越南籍员工,在中国培养后,定岗至越南发展,工作内容包括落地牧原养殖技术、标准化操作流程等。
记者注意到,不仅是牧原,新希望、海大集团(002311)、扬翔集团等纷纷选择深耕越南,中国农牧养殖企业“下南洋”步伐已明显加快。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中国农牧企业出海本质上是将国内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成本控制能力转化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这种“以技术换市场”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折射出中国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推动中国农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尽管受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冲突担忧影响,4月7日我国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升温,但从4月8日披露的上一日两融数据来看,市场杠杆资金依旧表现稳定,两融风险整体处于可控范围。
截至4月7日,沪深北两融余额为18540.7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90.32亿元,降幅为2.58%。其中,融资余额为18439.94亿元,较上一日减少479.64亿元,降幅为2.54%。从持仓偏好来看,资金防御情绪浓厚,仅银行、航运港口、农牧饲渔、煤炭、燃气、航空机场六个板块获得资金净流入,但融资客加仓普遍谨慎,除银行外,其他板块净流入资金均未超4000万元。
受访券商人士认为,虽然融资余额有所下降,但两融风险整体可控的态势并未改变,杠杆资金的稳定也充分彰显了市场的信心。
稳住股市,各方在行动。
48小时内,中央汇金公司等大机构大资金频频出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声,“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国务院国资委、众多央企及国资运营平台动作不断,央地国资联手入场;一大批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券商、基金公司自购不断……系列举措释放稳股市强信号,多方合力提振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
昨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多家头部保险机构认为,这将进一步打开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空间。多家保险机构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发挥险资长线优势,做好真正的“耐心资本”。
跨境贸易的持久活力,源自于参与主体持续创造价值的内生动力。尽管美国政府推行的所谓“对等关税”给贸易各方带来了压力,但身处其中的中美企业并未等待观望。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家上市公司积极与美国客户进行沟通,努力寻找务实的解决方案。也正是这种市场主体间的主动作为,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天塌不下来”的坚定底气。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举措: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通知》的发布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将从多个层面实现多赢。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规划》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在美国滥施关税的背景下,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合计29类商品累计加征49%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等合计711类商品累计加征44%关税。
证券日报
随着消费升温,本就极具业绩韧性的食品饮料行业又将迎来利好。
截至4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41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41家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白酒一哥”的贵州茅台(600519)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尽管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仍表现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一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就占到了41家公司合计净利润的七成以上。
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食品饮料行业向来是高分红的“热门领域”。在上述41家公司里,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60%的公司多达22家。
4月7日,为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空管委印发专项措施,重点围绕健全低空管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服务质效、夯实基础支撑能力、强化依法管空用空等方面,向全国空管系统部署加强低空空管工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央空管委此次部署工作,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健全低空管理体系”和“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旨在解决长期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此次加强低空空管工作,有利于进一步释放空域资源,通过灵活的空域管理模式(如动态释放、分类划设),推动空域供给与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通航应用提供更多空间。
进入4月份,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持续。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辽沈银行、众邦银行、新安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及民营银行已密集启动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下调,部分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达40个基点。
受访人士表示,此次利率调整是银行主动优化负债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小银行高息存款占比较高,通过差异化利率调整可有效压降负债端成本,为稳定利润空间创造条件。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却呈现加剧态势。从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存款定期化率持续攀升,显示银行负债管理承压加剧。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扩大养老托育供给,满足民生需求。以实施“银发经济十条”为抓手,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大力开展“银龄行动”“银发集市”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场景创新应用。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地出台相关措施,加码发展银发经济。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持续推动与国内养老服务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发经济市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银发经济发展阶段,产业需求丰富多样,涵盖“衣、食、住、行、钱、学、乐、医、养、终”十大领域。这些产业方向契合不同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对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挖掘消费潜力意义重大,有望助力银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12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