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牌中药企业缘何“掉队”?健民集团6年来首度业绩全面下滑, 仍拟投入不超14亿元买理财产品
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爆卖300亿袋的独家品种似乎也拉不动这家老牌中药企业了。
健民集团(600976)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5亿元,同比减少16.81%;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下降30.54%,这是健民集团近6年来年度业绩的首次下滑,其中医药工业收入下降19.28%,医药商业收入下降13.58%。
(来源:健民集团2024年年报)
对于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健民集团表示,除医药工业收入下降影响因素外,公司在品牌建设、新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024年中药材价格上涨也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本增长。
同时,健民集团还公布计划使用不超过14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通过合法的金融机构购买流动性良好、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以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公司强调,此举不会影响日常经营和发展需求。然而,公司2024 年已经存在现金流趋紧的问题。
与行业企业相比,健民集团的销售费用排名靠前,远高于研发投入,其业绩表现同行业头部企业的差距正在拉开。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公司营销体系改革效果、新药研发进展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健民集团,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独家品种销售神话动摇
“龙牡壮骨颗粒”是健民集团的核心品种,也是治疗儿童不爱吃饭、发育迟缓、夜惊多汗以及儿童补钙的独家保护产品。上市 30 多年来,龙牡壮骨颗粒累计销售达 300 亿袋,成为健民集团的业绩“晴雨表”。
2004年4月,健民集团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以发展中医药为核心,以儿科产品为特色,拥有“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2009年,“龙牡壮骨颗粒” 销售突破2亿元。
2018年,主打产品龙牡壮骨颗粒的销售量下降,导致该年健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减少2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1.77万元,同比减少10.53%。同年,健民集团调整战略逐步聚焦到医药工业主导产品的销售上。
此后,龙牡壮骨颗粒的销售从2020年开始明显增长,直接带动了当年健民集团儿科收入起飞,超过了6亿元,成为其医药工业板块的营收来源之一。米内网数据显示,自 2020 年以来,龙牡壮骨颗粒持续位列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品牌 TOP20 中的第一名,2023 年其销售额超过 8 亿元。
不过,在2024年,由于龙牡壮骨颗粒为减少渠道库存导致销售出现下降,健民集团儿科产品当年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41.67%、32.44%;同时,2024年财报显示,妇科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14.08%、13.69%;特色中药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13.51%、16.88%。
随之而来的是,2024年健民集团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医药工业收入下降19.28%,医药商业收入下降13.58%。年报显示,2024年受医药行业政策环境的影响,健民集团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持续深入地开展了营销体系改革,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考核模式、加强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强了渠道库存管理,工业销售出现整体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健民集团披露,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54%,除医药工业收入下降影响因素外,公司在品牌建设、新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024年中药材价格上涨也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本增长。
实际上,健民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就曾指出,医药工业板块正面临着下行压力,部分中成药产品营收上升但利润却出现下滑,主要系其相关中药材涨价。
据药通网发布的2024年中药材价格监测数据年度报告,对亳州中药材价格监测显示,2024年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均数值为1631.01点,与去年的1645.8点相比,下跌14.79,跌幅0.9%。其中,涨幅最大的为根及根茎类,年上涨7.01%;跌幅最大的为果实种子类,年跌幅12.55%。健民集团在2024年年报中称,中药材行情整体回落有利于公司成本下降和盈利状况的改善。
“目前来看,中药材价格对于龙牡壮骨颗粒的竞争优势影响不大。”一位中药行业分析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健民集团的龙牡壮骨颗粒有其独特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其他企业不能仿制生产与龙牡壮骨颗粒完全相同的药品,这给该产品形成“护城河”。不过,市场上有一些其他品牌的补钙、调理脾胃等功效的儿童用药,在功效上可能与龙牡壮骨颗粒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具有类似功效的竞争产品。
能否再现昔日辉煌?
始创于1637 年的健民集团,原名 “叶开泰”,曾是老字号中的佼佼者,与北京的同仁堂(600085)、广州的陈李济等同享有 “初清三杰”“中国四大药号” 的美誉。上市后,健民集团的业绩也曾一路长虹,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健民集团业绩保持连续增长,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9.03万元、1.48亿元、3.25亿元、4.06亿元、5.21亿元, 医药工业板块毛利率较高,是公司核心利润来源,主营结构的优化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另外,健民集团持股33.54%的健民大鹏药业主要产品体外培育牛黄,在市场需求增加和价格上升的背景下业绩提升。2021 年上半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 1.8 亿元,2022 年健民大鹏贡献的投资收益占健民集团当年净利润的比例为 36.03%,2023 年健民大鹏净利润 5.65 亿元,对应健民集团的收益为 1.85 亿元。
但是在2024年,健民集团与中医药行业头部企业的营收规模距离拉大。与分列行业营收规模前三的白云山749.93亿元、华润三九(000999)276.17亿元、天士力(600535)84.98亿元相比,健民集团的35.05亿营收规模显得较为逊色。同时,与一些大型中药企业相比,健民集团的净利润规模也相对较小。
(来源:健民集团2024年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健民集团的分红水平在行业内处于中等偏上。即便面临营收净利双降的不利局面,健民集团仍在发布年报的同时公布了高比例的分红计划。
3月22日,健民集团宣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9.00 元(含税)。与2023年的每 10 股派现金红利 12 元(含税)相比,虽然健民集团2024年的派现金额减少,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比例。2024 年健民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 3.62 亿元,本次拟派现 1.38 亿元,占净利润比例 38.12%。
无疑,稳定的分红政策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展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不过,健民集团2024年分红比例相对较高,虽然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公司的留存收益,是否会对公司用于研发、扩产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带来影响?健民集团表示,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结合了公司业务发展规划、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然而财报数据显示,健民集团的现金流仍显趋紧,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亿元,同比减少12.71%;投资活动流出则为-2.47亿元,同比骤减219.37%。
健民集团在小儿用药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是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和小儿用药生产基地。在2024年年报中,健民集团表示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引擎,一方面围绕中药创新药持续投入,加快创新药的研发立项和研发进度;另一方面围绕“龙牡”品牌布局儿童仿制药及改良型新药,同时加大产品的二次开发力度,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构建优质的产品管线。
2024年,健民集团研发费用合计投入9716.46万元,占营收比例2.77%,同比行业其它企业,研发投入并不算前列。销售费用上,健民集团总计支出122818.40万元,占2024营收35.04%。这个比例远高于研发费用投入,且在行业营销费用占比排名靠前。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中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医药行业整体处于创新转型关键期,加大研发投入寻找新增长点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企业需特别关注现金流和应收账款的风险,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