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7年“内斗”再升级!前实控人重获振芯科技控制权后拟扩编董事会,董事长带头否决临时提案

2025-04-14 16:13:49 来源: 金融界

  控股股东提出临时提案,拟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不予提交!“卫星导航第一股”振芯科技300101)控股股东内部的矛盾再次被摆在台面。

  控股股东提案被拒绝提交

  4月13日,振芯科技公告,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不予提交控股股东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

  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腾电子集团”) 提请增加《关于修订<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至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的要求被拒。

  据公告,国腾电子集团本提议对上市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包括“增加董事会成员”,将“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为独立董事”修订为“董事会由九至十二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振芯科技董事会不予提交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给出的依据则包括:提案内容模糊、缺乏内部授权、时机与条件不成熟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振芯科技收到国腾电子集团《关于修订<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的同日,也收到了国腾电子集团四名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以下简称为“四名股东”)发出的《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代表49%表决权股东的声明》。

  《声明》内容显示,四名股东认为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会未对《关于修订<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进行讨论、表决,未形成过任何有效决议,国腾电子集团绕过四名股东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严重损害四名股东在国腾电子集团的合法权益;为严守合法经营底线,共同维护上市公司稳定与发展,坚决反对何燕擅自以国腾电子集团名义向振芯科技提交的《关于修订<振芯科技公司章程>的议案》。

  2025年1月,何燕再度成为振芯科技实控人后,振芯科技控股股东内部的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内斗”长达七年之久

  事实上,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的矛盾已经超过7年。上述国腾电子集团的四名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实际上为上市公司振芯科技的创始团队,而何燕为财务投资者,并未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2010年,振芯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的股东为5位自然人:何燕、莫晓宇、徐进、谢俊、柏杰,分别持股51%、28%、7%、7%、7%。

  据振芯科技2024年年报,谢俊当前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徐进为上市公司副董事长,柏杰为上市公司董事。莫晓宇为上市公司原董事长,2023年7月因个人身体原因辞职。

  上述五人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与何燕犯案入刑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何燕因个人涉嫌非法经营接受调查;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随后在2018年,除何燕之外的四名股东提议解散国腾电子集团并提起诉讼,以解除何燕振芯科技实控人的身份。彼时,四名股东给出的理由是,“公司的经营发展近年来遇到了实质性的障碍,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多次进行商讨,一直无法达成有效、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股东之间已丧失合作基础,公司的经营何管理陷入僵局”等。

  金融界查阅历史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振芯科技在上市次年业绩就“变脸”,随后在2013年净利润录得上市后首亏,之后的业绩起伏波动较大。在四名股东提起诉讼拟解散国腾电子集团的2018年,振芯科技实现的净利润仅为1617万元,不及2010年上市当年5640万元的30%。

  何燕被判刑的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振芯科技的融资活动也多次以失败告终。例如,在2016年6月,振芯科技拟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式拟募资不超过11.65亿元,但在当年11月该融资项目终止。2021年,振芯科技再次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但在年底再次终止。

  2021年末,振芯科技发布的终止定增公告指出,本次终止的原因主要为“鉴于公司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解散诉讼重审一审判决结果,同时因无法履行必要的尽调程序”。

  拉长时间来看,四股东与何燕之间的诉讼长达7年,在经过一审、二审、重审一审,最终在2024年12月,重申二审判决驳回了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四股东关于解散国腾电子集团的诉讼请求,何燕再度成为振芯科技实控人。

  如今,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之间的矛盾或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会受到影响吗?

  若以业绩来看,振芯科技已经连续二年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下滑6.44%;实现净利润4000.01万元,同比下滑44.91%。

  但在2024年年报中,振芯科技指出,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机构均独立运作。

  同时,振芯科技还称,为保障公司治理正常运行,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治理规则,保持上市公司的独立性。控股股东也须遵循相关法规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不得直接或间接干预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和决策。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37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