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2024年新签合同12487亿元 拟10派0.56元

2025-03-31 11:25:28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3月29日,中国中冶601618)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以“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为基调,实现新签合同12487.06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新签合同达931.34亿元,同比增长46.94%,实现两年翻一番。在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降背景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12年为正,凸显了基本盘的稳定性。通过巩固冶金建设核心业务,签约山西晋钢氢冶金、四川氢基竖炉等绿色低碳项目,中国中冶进一步强化了“冶金建设主力”的核心功能,并在雄安新区等经济热点地区实现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此外,公司成功中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新加坡圣淘沙综合度假区等超百亿元项目,展现了全产业链协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拥有17家科研设计单位、2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5家技术研究院及5.5万余件专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9项、国家标准686项,在冶金、绿色低碳、智能化建造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高电压大功率熔盐储能感应加热装置、首条炭热还原烟气制硫磺中试线相继投运,彰显了技术转化的强大实力。同时,公司资质矩阵持续完善,特级资质增至49项,AAA级信用子公司达7家,为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是其另一大优势,涵盖科研、设计、施工、运营等全流程,通过“五个联动”机制强化内部协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在项目管理与履约能力上,中国中冶通过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和“大商务”管理体系,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进度预警项目占比降低12%。新疆有色金属冶炼、四川达钢搬迁、雄安国贸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或封顶,体现了公司高质量履约的成果。安全生产与合规风控同样成效显著,公司完成20个业务条线的《合规管理手册》编制,重大事故隐患实现动态清零,为可持续发展筑牢防线。

  面对未来,中国中冶明确以“一创两最五强”为目标,持续推进“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结构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拟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2024年度中国中冶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2%。公司不断通过业绩说明会、反向路演等形式,积极增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传递发展信心。报告期内,公司连续第八年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赵婉莹)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31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