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公司净利润激增112%背后:业绩增长下的治理难题与资本博弈
2024 年,美图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营收 33.41 亿元,同比增长 23.93%;归母净利润 8.05 亿元,同比激增 112.84%。然而,这份光鲜财报背后,实控人蔡文胜家族通过 Longlink Capital Ltd 等平台,在近三年累计减持套现超 16 亿港元。尤其在 2025 年 2 月美图股价创下 6 年新高之际,蔡文胜於2025年2月17日至2月21日期間精准减持 1.28 亿股,单次套现 7.8 亿港元。
蔡文胜家族的 “精准减持术”
作为中国互联网界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之一,蔡文胜深谙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2016 年美图赴港上市时,蔡氏家族持股比例高达 38.32%。但自 2017 年股价触及 23.05 港元峰值后,其减持步伐就未曾停歇。公开资料显示,蔡氏家族在 2017 年、2021 年分别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套现,而 2025 年 2 月的减持堪称 “教科书级操作”—— 在美图发布盈利预喜公告 10 天后,借助 AI 概念推动股价上涨 52.33% 至 6.75 港元时,以均价 6.49 港元完成抛售。
2025 年 2 月 25 日公告发布当日,美图股价低开 9%,盘中跌幅一度达 13%。尽管公司紧急宣布 CEO 吴欣鸿将在禁售期后增持,但资本市场仍以 4.2% 的收盘跌幅回应。值得关注的是,蔡文胜自 2023 年 6 月卸任董事长后,已从战略决策者转变为纯财务投资者,其减持行为不再受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约束。
从股权结构变化看,蔡氏家族持股比例已从上市初的 38.32% 降至 20.62%,累计套现规模超 16 亿港元。这种持续减持与美图业务复苏形成的反差,暴露出早期投资者与长期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特别是在美图经历加密货币投资亏损、多次业务转型失败后,创始团队的资本退出需求与上市公司价值重估之间的张力愈发明显。
减持阴云下的治理挑战与战略抉择
创始人的持续减持,正在重塑美图的治理结构。现任管理层通过 “去蔡文胜化” 强化战略定力:清空加密货币持仓、终止 Web3 领域投资、将研发投入聚焦 AI 影像赛道。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37%,其中 85% 投向计算机视觉、生成式 AI 等核心技术。这种 “做减法” 的策略初见成效,MAU 回升至 2.66 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加至 22.6 分钟。
但资本市场的疑虑仍未消散。美图当前市盈率近30倍,这种估值建立在 AI 应用爆发预期之上。若付费用户增速放缓或技术迭代滞后,股价或将面临深度回调。管理层试图通过分红派息稳定投资者:2024 年派发股息 2.5 亿港元,股利支付率 31%,这在互联网企业中较为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图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 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雇员及服务供应商授出总计 13,890,324 股股份奖励(占已发行股份约 0.3%)。其中,13,710,704 股授予雇员,179,620 股授予服务供应商。股份通过发行新股满足,每股对应零成本获取一股股份的权利,授出日股价为港币 5.30 元。这一举动或旨在激励团队,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积极信号,为公司在新的发展阶段注入动力 。
长期来看,美图需要平衡技术创新与股东回报的关系。其 13 亿元现金储备虽能支撑短期研发投入,但面对字节跳动、Adobe 等巨头的竞争,仍需持续资本注入。蔡文胜家族是否继续减持、新投资者如何介入,将成为影响公司战略延续性的关键变量。
关键词阅读:美图公司蔡文胜
1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