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销售推广开支5年1014.6亿 SU7标准版上市仅10月召回3.09万辆

2025-04-07 09:08:01 来源: 长江商报

  小米集团(01810.HK?)和雷军又陷争议。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导致车内3人身亡。

  当前事故仍在调查中,其中2秒预警根本反应不过来,电池安全问题,车门不能打开等,成了外界讨论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及推广开支5年累计达1014.6亿元。

  2025年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小米汽车决定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这离小米SU7上市仅10个月时间。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小米SU7出事故和召回的均为标准版车型,可以理解为小米最便宜的车,“但在安全面前,不应该存在价格‘标配’,而应该有安全‘标配’。当前不能过度神化辅助驾驶,特别是L2级、L2+级辅助驾驶。”

  小米通报SU7高速事故

  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第15周年之际,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更新微博。

  雷军发文表示:“今天,小米的创业路已走过了15年。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小米总裁卢伟冰也发文称,创业的过程,也是修行和磨砺的过程。

  与以往的高调宣传不同,小米此次的15周年庆显得有些“低调”,这或许与刚发生不久的一起车祸有关。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导致车内3人身亡。随后,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引发广泛关注。

  4月1日中午,小米官方对事故作出回应并表示,当时车子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辅助状态,以116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跑。但那段路在修路,用路障把原车道封了,让车走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开始减速。之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继续减速并打方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撞之前可以确认的车速是97公里/小时。

  4月1日晚间,雷军也对事故做出回应称,“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3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雷军说,“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在电池安全方面或存在差距

  围绕着小米SU7高速失事事故有三大争议。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事故全过程,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从车辆提醒开始减速到碰撞,整个过程为两秒。

  此前,在小米SU7上市发布会中,雷军曾提到AEB能够在夜晚120km/h、白天135km/h的时速下稳稳刹停。

  小米汽车曾明确说明:“目前小米SU7首批交付的量产版本AEB前向紧急制动可在130km/h最高行驶速度下实现最大70km/h速度降,AEB最高135km/h刹停速度将在即将到来的第一个OTA版本中实现。”

  然而,上市发售后,网上有用户测试AEB刹停速度,并没有达到发布会宣传的135km/h。

  有行业人士表示,发生这起事故的小米SU7的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在高速上行驶的话,前方是静止还是低速物体是无法发现的,“买新能源车,尤其是看中了智驾的,一定要购买带激光雷达的版本。”

  有网友表示,小米SU7在宣传时介绍车辆电池安装了电芯倒置技术,该技术在极端情况下会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一位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标准版本小米SU7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相较其他版本在电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

  4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300750)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宁德时代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称:“不是我们的电池。”

  争论最为激烈的是,当碰撞燃烧事故发生后,若车门可以顺利打开,则车内的乘员将有生还的希望。但根据网络上的事故画面,小米SU7爆燃后,车门并没有打开。

  对此,小米汽车回应称:“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上市仅10月召回超3万辆车

  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事故后,对小米集团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影响颇大。

  3月28日,小米集团港股收盘价为51.05港元/股,截至4月3日的收盘价为45.9港元/股,跌幅达10%,公司市值蒸发超过1300亿港元。

  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及推广开支分别为145.39亿元、209.81亿元、213.23亿元、192.27亿元、253.90亿元,5年累计达1014.6亿元。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上市,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交付约为13.69万辆。

  然而,上市约10个月,小米SU7便发布了召回公告。

  2024年10月30日,小米汽车宣布自动泊车功能更新1.4.0新版本,该功能得以升级。

  2024年11月中旬,全国有多名小米SU7车主遭遇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

  2025年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日前,小米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公告显示,小米汽车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

  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汽车表示,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小米SU7出事故和召回的均为标准版车型,可以理解为小米最便宜的车,“但在安全面前,不应该存在价格‘标配’,而应该有安全‘标配’。当前不能过度神化辅助驾驶,特别是L2级、L2+级辅助驾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66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03:53

4月23—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江西省南昌市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规划投资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规划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做好规划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科学谋划好“十五五”规划。构建“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体系,加强对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的研究论证,确保规划解决真问题、见到真效果。二是统筹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攻关任务,一体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三是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统筹用好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推动工业投资稳增长、优结构、提效益上下功夫。四是着力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机制,构建高能效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五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开展集群深度赋能行动,引导创新、人才、金融等资源要素加快向集群聚集,持续优化集群发展生态,推动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提升。(人民财讯)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