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爆买

2025-04-08 19:53:3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在近期港股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南向资金接连抄底买入。

  4月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36.34亿港元,刷新历史单日净买入第五高。4月以来,南向资金在5个交易日内净买入金额已接近1000亿港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接近5400亿港元。

  南向资金持续加快流入港股市场的背后,主要是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拥有更多AI相关企业的港股市场受益于产业预期的改善。数据显示,近3个月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银行、传媒、通信、医药生物、电子等。

  南向资金“爆买”港股

  4月8日,港股三大指数宽幅震荡,恒生指数早盘涨超3%午后一度转跌,尾盘再度拉升。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51%,报20127.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79%,报4568.38点;恒生国企指数涨2.31%,报7430.62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股市场大幅震荡之际,南向资金加码买入。4月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达236.34亿港元,刷新历史单日净买入第五高。

  4月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呈现净买入状态,累计净买入993.75亿港元。自今年年初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5380.28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

  从购买偏好来看,南向资金偏好“哑铃型”配置:一端是高股息资产,另一端是科技成长、可选消费板块。据数据,近3个月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商贸零售行业近800亿元,净买入银行、传媒行业超600亿元,净买入医药生物行业超330亿元,净买入通信、汽车、非银金融等行业超200亿元。

  近1个月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较多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银行、医药生物、传媒、非银金融等。

  对于南向港股通资金加码流入的原因,方正证券认为,2020年之前,因为A/H股存在溢价,港股市场同类资产估值偏低,对应的股息率相对更高,南向资金多以流入港股市场金融板块为主。但在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在DeepSeek、人工智能等产业层面催化下,南向资金主要加码阿里、腾讯等新兴产业龙头公司,不属于A/H股溢价指数衡量范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层面利好不断催化,港股市场盈利稳健、估值不贵的新兴产业龙头公司有望进一步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南向资金“话语权”不断提升

  自2024年10月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呈现规模大、速度快的净买入现象。

  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838.15亿港元,2024年11月攀升至1250.20亿港元。2024年12月的净买入规模有所下降,仍达到954.49亿港元。2025年以来,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已经连续3个月净买入金额在1000亿港元以上。4月以来净买入金额接近1000亿港元。

  得益于南向资金的快速和大举流入,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恒生指数总成交额比例不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成交额约为7.02万亿港元,占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成交额的42.80%。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额约为11.23万亿港元,占当年恒生指数成交额的34.66%。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据中金公司601995)研究,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可能来自个人与私募的活跃,以及公募与险资的持续配置。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内地可投港股ETF资金净流入快速抬升,这部分或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近期港股通部分中小市值标的异常波动,与A股一些中小盘的表现特征类似,表明不排除有游资与私募资金参与,包括此前投资美股的资金在“东升西落”叙事下快速切换到港股;部分险资仍在持续配置港股高分红标的,也小幅增配科技板块;内地公募也明显增配港股科技。

  中金公司表示,南向资金每轮的流入方向更多与当下的市场环境有关,如有相比A股更具估值优势的核心资产或高分红个股,又或者有A股缺失的新经济与互联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30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10:14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希腊航运金融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达基斯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相关做法不但对中国,对包括希腊在内的其他各国也是不公平的,并且美国的做法还将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乔治·克西拉达基斯表示,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希腊航运公司主要船舶供应国。希腊航运金融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达基斯:中国建造的船舶已经占到了希腊航运公司船舶订单总额的近七成。我们愿意与中国保持近年来建立的造船业合作。我们很担心美国的做法,因为没有任何造船厂,能够代替和承接中国的造船产能。乔治·克西拉达基斯认为,美国想要振兴其造船业,本身无可厚非,但这不应该通过打压他国的方式来实现。美方相关措施不但对中国,对包括希腊在内的其他各国也是不公平的。希腊航运金融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达基斯:我认为,不但希腊船东,很多美国企业也反对美方决定。希腊船东认为美方向中国建造的船只收取费用不公平,尤其是他们投入了巨资购买中国船舶,他们不应被美国政客用税费玩弄。乔治·克西拉达基斯表示,美方对中国建造船只收取高额费用,这一费用航运公司不会承担,必将转嫁给出口商或进口商,最终由消费者承担。这将推高贸易成本,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央视新闻)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