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龚宇:微剧频道已成为爱奇艺移动端的第三大频道,仅次于长剧和电影
根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至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分别为3.68亿元、101.7亿元、373.9亿元。而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 ,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报告》预计,接下来微短剧市场仍将快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
“去年9月爱奇艺发力微短剧时,就已经明确了要大力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3月14日,在2025爱奇艺微短剧论坛上,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构建“长+短”的内容生态是爱奇艺坚定的发展战略,微剧频道(不含短剧)已成为爱奇艺移动端的第三大频道,仅次于长剧和电影;在爱奇艺极速版上(也就是爱奇艺的微短剧版本,未来会改名爱奇艺微短剧)已排在第二位,时长是电影的三倍多,而且时长还在持续高速增长。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形态,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节目。相比长剧,微短剧拍摄周期短、成本低、变现快,使得大量影视制作团队持续涌入微短剧行业。今年年初,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2024年微短剧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各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题材选择趋向多元化,除了以家庭、都市、情感等为代表的女性题材迅速崛起。
“微短剧行业方兴未艾,但是大众对它的期待不止于此,推动微短剧迭代、品质升级是爱奇艺锚定的前进方向。 一方面爱奇艺要继续提升作品的审美品位、价值内涵,当观众邂逅了至美的艺术体现、感受了作品的余韵悠长,就会对低级趣味的审美、庸俗化的表达产生抵触和疏离。”龚宇称,另一方面,爱奇艺还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技术,提高微短剧的制作水平和效率。
微短剧正在经历从“量”到“质”转型的关键阶段,精品化创作已成为行业共识。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提到,爱奇艺与微短剧的关系是跟随、拥抱及创新,“精品化和年轻化是爱奇艺未来微短剧内容的两个标签”,爱奇艺将建立开放的内容生态,在理性控制自制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小比例投资、分成、保底分成等合作模式,鼓励更多创作者共同打造出多元化的微短剧。同时,爱奇艺已经明确了爱奇艺App和爱奇艺极速版的不同定位,在此基础上将继续做好用户分层运营。
布局精品化内容的同时,爱奇艺也在进一步打开商业化空间。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广告中心总经理王瑞阳在论坛上提到,全新升级的“奇炬”营销投放平台能够帮助合作方提升整体会员时长收入分成和广告收入分成。她表示:“在会员时长收入分成方面,‘奇炬’平台提供丰富的营销流量资源和专业的内容营销技术,将助力好内容精准推广,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也为合作方带来更多分账收益。在广告收入分成方面,通过AI升级素材制作、用户理解、模型预估、投放策略等全链路营销能力,提升剧集内植入广告的变现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龚宇称,爱奇艺刚推出微剧场、短剧场时,并未规模化上线作品,直到去年11月才真正想清楚商业模式、发展路径,用户产品上线和后台功能性管理工具基本成熟,“第一波的微短剧是投流模式,对用户来讲是单片付费,买多少集看多少,当时我们可能反应慢了一些,觉得这种模式看一部剧高峰的时候要花100元至200元,市场可能没那么大,但事物在发展和变化,它会转成其他商业模式。而且这种商业模式初期显然存在问题,用户花100元,但到制作、投资者手里只有5元至7元,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分配结构。”
6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