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利好政策频出 适老改造提速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燕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与2021年相比,老年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促进家庭养老病床、社区日间照料、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家庭病床等养老事业快速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推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的赵奶奶今年92岁,和小女儿一起生活,患脑梗2年多,长期卧床不起,思维意识也不太清楚。平时,其他子女轮流来看望她。
而今,西城区汽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照护管理师定期为赵奶奶检查身体,测量体温、血氧、血压、血糖、脉搏等指标。照护管理师近日入户为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赵奶奶骶尾部出现压疮,便告知家属护理常识,以及如何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此外,照护管理师还告诉家属怎样给老人的伤口消毒、做创面无菌处理,家属在其指导下购买了治疗褥疮的药物。随后几天,照护管理师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老人的压疮状况很快得以明显好转。
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迪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不少于1万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同时建立适合北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模式。与传统机构养老床位相比,家庭养老床位没有床位费的成本压力,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让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15个部门发布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科技和产业发展。
2022年,我国开展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选择一批地区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会长唐振兴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居家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最容易接受的养老方式,尽量每个社区都培育一家多功能、多学科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服务。
周红表示,我国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制定了上百个地方性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基本涵盖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主要服务项目。目前,民政部正在牵头制定全国首个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国家标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将为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照护管理师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资料图片
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143.5万名家庭医生。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确保服务质量和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积极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从2022年开始,各地在现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以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北京市扩大了家庭医生上门护理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采取弹性服务周期,提供多种时长的签约服务周期供居民选择。同时,北京市还调整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标准,统一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偿标准为不低于每人每年100元。此外,在39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服务项目至50项左右。
据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永辉介绍,2022年,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家庭医生签约考核指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强调真实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成为考核重头戏。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是考核重点,考核时从机构公共卫生系统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核查后评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应≥50%,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应≥45%。此外,签约居民的续约率也是重点考核指标。
加快居家适老化改造
2022年10月31日晚,一条紧急求救信息打破了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阁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平静,91岁高龄的张奶奶通过呼叫器急切地呼喊:“我摔倒了,起不来了!”
“您先不要动,我们马上赶过去!”2名驿站工作人员一边安慰老人,一边赶往老人家中。在确定老人意识清醒,没有身体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后,工作人员搀扶老人平躺在床上,经检测,血糖、血压、血氧和体温均未发现异常。不一会儿,老人的家属赶到。驿站工作人员告诉家属,家里普通的门槛、容易打滑的地砖等都可能是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隐患,建议通过加装扶手和握杆、铺装防滑地砖、适配助浴椅、配备助行器等实用的辅具设备,营造安全的居家适老化环境。
唐振兴表示,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其中,超过半数为“空巢老人”,超过10%的老人独自居住,缺少家庭成员照护。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产生了明显的生理机能变化,可以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感,提升居家生活品质。
2022年2月,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
2022年,江苏省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万户,平均每户改造标准为3000元;河南省选择了8个省辖市作为省级试点,省以上财政支持改造资金达2.1亿元,累计已有3.3万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广东省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为1.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我国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全面加强对老人的养老服务保障。周红表示,目前,多数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标准为3000元左右,少数城市补贴标准达到5000—1万元。当前,适老化改造应抓紧做好3项工作:加强适老化改造的宣教,使广大老年人尽早认识到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快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步伐,防患于未然;积极拓展适老化改造的科技创新配套产品,满足适老化改造中的配置需求。2023年,全国各地适老化改造将继续提速,可及性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券商策略:保持多头思维 转向复苏市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日内涨幅扩大至3%
- 传闻引爆A股!赛力斯紧急声明,没有计划召开“人形机器人技术论坛”等会议
- AI促进供需匹配 智慧文旅前景广阔
- 超级周来袭!多个重磅财经事件将临
- 妖股集体复活,1天6只"地天板"!发生了什么
- 回购专户缘何时“隐”时“现”
- FinGo:朝阳永续AI智能体工场重磅来袭
- 赛力斯回应“将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概念股今日大涨(附产业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