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2月05日)

2023-12-05 06:38:5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导语: 5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低位积极买入 基金公司自购潮持续不断;再融资从严从紧 多家上市公司定增“搁浅”;年末资金面挑战多 专家建议降准“解渴”。

  中国证券报
  商业银行补血忙 “二永债”发行量井喷
  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速度明显加快。12月4日,中国银行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该行四季度以来累计发行二级资本债已达100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发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统称)规模合计达388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58%。
  业内人士认为,“二永债”等资本工具是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渠道,有利于银行更好开展信贷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助于银行业抵抗风险,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大力发行“二永债”的趋势仍将延续。
  12月4日,中国银行发布的二级资本债券(第四期)发行情况公告显示,本期二级资本债共发行10年固定利率和15年固定利率两个品种,发行规模合计为人民币300亿元。这是中国银行继10月份发行700亿元二级资本债以来,今年四季度第二次发行二级资本债。截至目前,该行今年以来发行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规模合计已达2500亿元。
  低位积极买入 基金公司自购潮持续不断
  今年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基金公司以积极自购的方式表明了对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肯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净申购总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得到了较多的净申购。机构认为,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相对低位,指数有望持续修复,近期权益市场大概率有一轮反弹行情。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大手笔自购,并掀起多轮自购的高潮。8月21日起,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睿远基金等公募、券商及券商资管在两天内陆续宣布自购,当时,宣布自购的机构超过20家,合计自购金额超过10亿元。
  10月29日起,基金公司又掀起了新一轮自购潮。当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的公告,宣布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自购。随后,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等各大公募相继宣布自购,自购的金额从几千万元到2亿元不等。这一轮自购潮还在持续,至今仍有基金公司发布自购的消息。此轮自购潮,基金公司合计自购金额约为20亿元。在这两轮自购潮中,基金公司宣布的自购金额合计超过30亿元。
  手机银行App迭代升级 科技赋能财富管理
  近期,多家银行手机银行App纷纷迭代升级。12月3日,招商银行App12.0焕新上线;12月1日,邮储银行601658)正式发布手机银行9.0版本。此前,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淮安农商银行等也发布了手机银行迭代升级版本。
  业内人士表示,迭代升级手机银行App既顺应了零售银行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后续银行可运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数字金融体验。
  财富管理是诸多银行手机银行App创新升级的重点领域。据介绍,邮储银行手机银行9.0版本,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了“投资问诊-产品货架-财富规划”全方位财富资产配置服务体系,例如,推出了“U航资配”,将资产配置理念场景化、具象化,投教启发客户资配意识,诊断资产结构并出具个性化的优化建议。
  银行打响“专利战” 加速转化金融科技研究成果
  当下,商业银行频频发力金融业务、数据处理、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国家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中国证券报记者12月4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及分析”板块,以“银行”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检索结果超5万条。
  专家对此表示,银行专利申请量攀升背后,不仅映射出银行创新能力的增强,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具有产出,同时也体现出银行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明显增强。
  12月以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开了在金融业务、安全管理等领域申请的专利项目。例如,中国银行申请的专利“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或金融领域,提高联邦学习模型输出的入侵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上海证券报
  推动资本市场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下一步,证监会将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包括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等。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上述一揽子务实举措推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将得到更好发挥,资金更有效地流向具有增长潜力的领域,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易会满表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赋予资本市场的新定位。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体量不算大,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银行间债券估值业务新规出炉 进一步尊重市场真实成交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正式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进行了规范。
  债券估值对为资管产品提供估值依据、为二级市场成交提供定价中枢有重要作用。受访人士表示,《办法》对估值机构内部治理、估值方法、估值产品质量监控、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促进估值更客观、更精准地反映市场真实价格,推动估值行业适当竞争和多元化,提升债券市场定价的有效性和市场功能。
  再融资从严从紧 多家上市公司定增“搁浅”
  再融资新规从严从紧,部分上市公司知难而退。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出台5项具体举措以来,已经有至少16家公司公告终止定增事项,其中不乏高达百亿元的巨额定增“搁浅”。从申万行业分类来看,农林牧渔领域的公司终止定增最多,共有3家,电子行业次之,有2家。
  不少公司表示,无法满足再融资新规是定增“搁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2月以来,上述情况更为明显。有公司在公告中提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从而导致定增终止。也有公司表示,公司当前股价处于低位,未来现金流充足,从而终止定增。而从资金投向来看,部分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单纯为补充流动资金,与新规中“投向主业”的要求相悖,这也成为这些公司定增“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航业超预期复苏 产业链公司踊跃“护航”
  国内航空市场出行需求恢复远超预期,拉动民航整体客流量快速增长。第三季度,民航客运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同比增长108.3%,较2019年同期增长2.6%。国际航线的恢复也明显加速,主要出行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泰国、日本等国际客运航班持续恢复。
  航空公司是航空市场复苏最大受益者之一。今年第三季度,沪市5家航空公司均实现单季度盈利,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0亿元。
  证券时报
  年末资金面挑战多 专家建议降准“解渴”
  随着资金面趋紧的跨月阶段结束,货币市场利率迅速回落,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从11月30日的2.1753%迅速下行至12月4日的1.7855%,再次回到政策利率下方。各品种的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与上海银行601229)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在跨月后均有所下行。
  11月17日至11月30日,受资金跨月、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DR007始终处于2%以上的高位水平,银行间流动性持续趋紧。在跨月前的5个交易日,为熨平资金利率波动,人民银行累计净投放8260亿元。跨月后,人民银行在12月1日、4日开始加大力度回笼流动性,分别在公开市场净回笼5450亿元、4340亿元,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12月4日至8日当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到期量分别为5010亿元、4150亿元、4380亿元、6630亿元、1190亿元,当周到期量达21360亿元。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认为,考虑到跨月后银行间流动性回归中性,预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保持净回笼,资金利率窄幅波动。
  虽然跨月后资金面暂保持平稳,但市场机构普遍认为,人民银行平滑年末信贷投放、年末国债与政府债券发行、资金跨年等因素将对流动性形成扰动。
  券商掘金“跨境理财通”即将落地大湾区
  近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证监局等6家单位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扩大了试点机构的范围,此前仅限银行参与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现在扩容至券商。
  “近年来,随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运行发展,业务办理流程上有了一定优化的空间,市场主体对扩大参与试点机构范围、产品范围和额度等有强烈的需求。”《意见稿》在起草说明中表示,本次参与机构范围扩大了,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并明确其参与方式与相关业务安排。
  国资委:坚决防范化解 央企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
  12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聚焦“三个深挖”“四个领域”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的要求,同时提出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据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分别专门成立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会议强调,国资央企各单位要直面突出问题,锁定目标任务,按照方案部署,有力有效抓好专项治理问题整改。要聚焦“三个深挖”,即深挖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履职待遇违规等问题,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问题。聚焦“四个不力”,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履职尽责不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力、基层减负不力等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聚焦“四个领域”,即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同时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风险一旦露头就要果断出手将其消灭在萌芽、阻断在早期,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要求,要强化组织落实,高质量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分别专门成立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把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评、董事会工作评价以及巡视巡察等重要内容。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强化主体责任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建立贯通各层级的专项治理推进机制,压实各级企业和职能部门责任,敢于刀刃向内、敢于揭短亮丑,推动企业上下步调一致查问题、抓治理。
  扩大金融开放 沪新ETF互通正式启动

  近日,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南方东英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同步在上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集团(以下简称新交所)上市。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沪新ETF同步在沪新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沪新ETF互通正式启动。这是上交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金融开放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中新金融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证券日报
  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要做好“加减法”
  近期,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相关议题,被监管部门多次提及,并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提到,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稍早前,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不仅增量信贷能支持实体经济,盘活低效存量贷款也有助于经济增长。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盘活存量信贷资源,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300152)。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每年新增20万亿元左右。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的增量,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派生的货币资金,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
  笔者以为,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
  国内首个数据要素省级标准今起实施 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
  12月5日起,由浙江省财政厅归口,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确认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标准。
  《工作指南》明确了“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产确认”等相关术语和定义,填补了数据资产确认标准空白,指引组织将其拥有或控制的数据资源确认为资产,促进了数据资产化进程。
  “《工作指南》是制度创新的试金石,其以地方标准的形式,为推动数据资产‘入表’构建了合规框架和统一工作体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战略研究室主任高婴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激发各行业主体、各地方探索多层次数据资产“入表”方案,更好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年内240只公司债发行折戟 发债主体财务信息是审核重点
  近年来,得益于较高的发行效率和更为灵活的募集资金用途,公司债券成为诸多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工具之一。据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4日,年内共有1629只公司债券计划获沪深交易所审核通过,拟发行金额合计达33172.03亿元。
  虽然众多企业顺利拿到“通行证”,发债计划被终止的情况也不在少数。12月份刚刚开始,便先后有山东城资国有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寿光市港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公司债券发行计划被终止。
  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年内有240只公司债券发行计划被终止,包括拟在上交所发行的194只债券和拟在深交所发行的46只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40只被监管终止发行的公司债券中,城投公司成为主要发行主体,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占较高比重。据悉,年内共有145只城投公司债券被终止发行,合计拟发行规模为2202亿元,数量和规模分别占60.42%和57.81%。
  资本市场股债齐发力 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近日,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信号持续释放。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11月30日,上交所举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沪市房企通过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质量,化解风险。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4日,资本市场支持:房企债券融资2282.92亿元,股权融资203.86亿元,合计2486.78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持续推出系列政策,房企融资有所改善,后续要做好原有支持政策的持续跟进与落地。
  去年11月份,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出台,保持房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房企融资需求举措不断落地,2月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8月底,证监会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时提出,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凌云股份
  • 蔚蓝生物
  • 正丹股份
  • 国联股份
  • 百川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