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 净利润增速回正 不良生成率回落

2024-06-14 14:24:59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浦发银行600000)近年来加大存量风险处置力度,稳步调结构,公司在对公业务上有优势且持续在零售端发力,未来重点观察其资产质量发展趋势,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从2024年一季度的最新业绩来看,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回正。一季度,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利息净收入284亿元,同比下降6.4%。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0%,较2023年全年-28.3%的净利润增速明显改善。

  不良生成率高于同业

  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的走势原本与行业整体水平接近,但2021-2023年浦发银行 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与行业分化,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不良暴露。不良暴露一方面直接增加拨备计提压力,另一方面也影响资产扩张速度,包括放缓资产增速将更多精力放在风险防控上,以及拨备计提增加影响盈利能力导致资本内生能力下降。

  2021-2023年,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持续减少,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低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国信证券通过归因分析将浦发银行与上市银行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差距进行了拆解,发现其业绩增速持续低于行业整体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压力大,二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增长较慢,其他因素对其净利润增长的影响则与行业整体情况差别不大。

  浦发银行不良生成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从不良生成率趋势来看,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生成率自2013年开始上升,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浦发银行早期的不良暴露节奏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但其不良暴露持续的时间更长,不良生成率在2017年才达到峰值。

  从资产增速来看,浦发银行2021年以来放缓了资产扩张的速度,资产增速降低至行业整体水平以下,其信贷增速也随之降低。由于资产增速较低,叠加近几年净息差收窄等影响,浦发银行的营收增长承压,其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回落,且低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

  在资产减值方面,由于浦发银行近几年“贷款减值/不良生成”大致在100%附近,其通过拨备来反哺利润的空间有限,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资产减值损失会明显拖累净利润增长。从长远角度来看,浦发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将仍然主要取决于不良生成率的改善情况。

  不良生成率稳中有降

  从前述分析来看,浦发银行未来业绩能否持续改善,主要取决于其资产质量的变化。浦发银行不良生成率近几年持续回落,2022-2023年不良生成率虽然仍高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但已经回落至股份制银行整体水平附近。对于公司后续不良生成率的走势,只能拭目以待。

  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浦发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其中,贷款四季度单季投放接近千亿,是2021年中以来新增规模最高的一个季度,全年同比增长2.4%;存款全年同比增长3.3%,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增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2023年四季度以来,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开展 “百日攻坚”,加大资产投放力度。四季度新增信贷规模962.6亿元,比2022年同期大幅多增1136亿元。2023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贷款占比总资产环比微降0.2%至55.7%。

  四季度存款增长289.4亿元,在2023年同期的高基数下同比少增531.6亿元。2023 年存款存量同比增长 3.3%,存款占比总负债环比下降1.1%至60.2%。

  在拨备维度,风险抵补能力环比微降,较2022年有所提升。四季度拨备覆盖率环比微降3.5个百分点至173.51%,较上年末提升14.47个百分点;拨贷比环比下降11BP至 2.57%,较上年末提升15BP。

  总体来看,浦发银行近年来加大存量风险处置力度,稳步调结构,公司在对公业务上有优势且持续在零售端发力,未来重点观察其资产质量发展趋势,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作者为资深分析人士,不持有文中股票)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6-18
浦发银行
击败了82%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7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24.89亿股,占流通A股76.6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09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