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拟不超54.07亿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

2024-06-26 01:27:03 来源:

  自2023年底以来,创新药赛道已出现多笔并购。作为医药龙头企业之一的复星医药600196),也在近期有所行动。

  6月24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新药拟以现金及/或换股方式收购并注销复宏汉霖其他现有股东持有的全部复宏汉霖股份(包括H股及非上市股份)并私有化复宏汉霖。本次交易中,复星新药拟出资合计不超过54.07亿港元或等值人民币,计划以并购贷款(预计不超过37亿港元)及自有资金支付。

  点石资本创始合伙人任重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创新药械的估值偏低,使得并购“好资产”更具性价比,因此,市场上的收购意愿正逐渐走强。

  6月25日,复宏汉霖股价报收22.55港元/股,涨幅为19.43%。

  此前,复宏汉霖已是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资料显示,复星医药通过控股子公司复星新药、复星医药产业及复星实业等,合计持有复宏汉霖3.24亿股,约占复宏汉霖股份总数的59.56%;2019年,复宏汉霖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有医药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在行业内,复宏汉霖的创新研发及商业化能力“还不错”。2022年3月份,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单抗汉斯状在国内获批上市,2023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约11.2亿元,同比增长230.2%。同年,复宏汉霖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净利润为5.46亿元,是港股18A中(即通过港交所18A上市规则实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首家靠产品销售扭亏为盈的生物药企。

  预计本次并购完成后,复星医药将持有复宏汉霖100%股权。同日,复宏汉霖公告称,如所有生效条件达成后,公司将向香港联交所申请自愿撤销H股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获益于复宏汉霖的前述能力,并购完成后,复星医药的创新药业务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复星医药表示,(私有化)有利于加强公司与复宏汉霖的协同,并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

  记者注意到,复星医药近年来也在逐渐提升对于复宏汉霖的持股比例。2019年至2023年期间,复星医药对复宏汉霖的持股比例累计增加6.23%。业内人士表示,复星医药通过此次私有化向外部传递了明确信号,即企业正在调整战略重心,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制药业务,加快创新转型步伐。

  关于对复宏汉霖未来的规划,此前,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曾对《》记者表示,作为复星医药的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将往更高端及差异化创新的领域发展,“除汉斯状这样的单抗外,公司还会尝试双抗、抗体偶联药物等新技术与新靶点,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

  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涉及国内创新药械企业的并购案例逐渐增多。2023年12月底,亘喜生物以12亿美元被阿斯利康收购,这是中国创新药企被完全收购的第一个案例;进入2024年后,又先后有信瑞诺医药、葆元医药、惠泰医疗、普方生物分别被诺华、美国公司Nuvation Bio、迈瑞医疗300760)、丹麦生物技术公司健玛保(Genmab)收购。

  “在眼下这一节点,通过并购完成企业的迭代发展也可能是一种更具眼光的做法。”任重表示,但这并不容易,因为“既需要有合理的并购价格,还需要被并购标的的投资人都认可才行”。

  在海外市场,跨国药企并购整合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有数据显示,在第42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期间,跨国药企针对医药领域达成的并购交易总额超45亿美元。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6-29
复星医药
击败了46%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6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1.05亿股,占流通A股52.1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2.2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