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光大环境业绩说明会:盈利同比下滑24%,自由现金流21年来首次转正

2025-03-27 17:30:00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王悦

  华夏时报记者王悦北京报道

  3月25日,光大环境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公司录得收益约港币302.58亿元,毛利约港币115.36亿元,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100.75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港币33.7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54.98港仙。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环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9港仙,同比增长12.5%;全年股息每股23港仙,较2023年度多派1港仙,派息比率达41.8%,较2023年增加11.3个百分点。

  “多年来,光大环境一直秉持着与股东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综合考虑当年的盈利、自由现金流、未来盈利前景以及重大资本支出计划等情况,制定当年的有利于股东和公司经营的派息计划。所以,我们今年确定了41.8%的派息比率。这与2024年我们的应收账款的回款率和自由现金流有明显提升的情况相符。”光大环境财务副总监罗俊岭在同日举行的2024年全年业绩媒体电话会议上对《华夏时报》记者等媒体表示。

  运营服务收益占比进一步提升

  2024年,光大环境录得收益约港币302.58亿元,较2023年下降6%;毛利约港币115.36亿元,较2023年下降16%;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100.75亿元,较2023年下降21%;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港币33.77亿元,较2023年下降24%;每股基本盈利为54.98港仙,较2023年下降24%。

  针对盈利减少,光大环境指出,环保能源板块盈利减少主要由于在建项目数量较2023年减少导致建造服务盈利下跌。环保水务板块盈利减少主要由于2024年追溯确认过往期间水费上调的一次性运营收入,较2023年减少。绿色环保板块盈利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危废及固废处置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导致若干项目经营持续亏损,期内确认的无形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商誉及使用权资产耗损亏损同比上升。

  在此情况下,光大环境环保能源深入实施垃圾增量“十二条+前测后评”举措,实现垃圾仓增效,平均入厂吨垃圾发电效率首次突破400千瓦时。炉渣提效举措促进年化增收逾人民币1亿元。2个垃圾发电项目获批调增处理费。环保水务深入开展“五小创新”,实施效能提升合同能源管理、余氧循环利用项目,加快实施数智化转型,试点实施“黑灯工厂”技术,取消夜班值守。5个污水处理厂获批上调水价。绿色环保深挖燃料本地资源化,节约相关成本,探索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加快业务转型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盘活存量业务,着力提升运营质效的同时,光大环境也在不断调整收入结构,实现运营服务收益占比进一步提升。

  具体而言,光大环境2024年的运营收入为194.3亿元港币,建造收入为57.4亿元港币,财务收入为50.9亿元港币;而各类收益占比变化趋势来看,运营服务收益占比已由2020年的32%上升至64%,建造收益自2021年持续下降,由54%占比降至19%,财务收入占比水平在近五年内稳中有升,由2020年的占比9%上升至17%。

  应收账款回款率提升

  事实上,虽然光大环境在回顾年度内经营业绩持续承压,但光大环境的整体财务情况颇有亮点,不仅负债率有所下降,应收账款回款情况也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光大环境总资产约港币1,860.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较2023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手持现金约港币80.42亿元。

  “本集团持续推动财务等工作的控费降本,加强风险防范,筑牢发展底板。财务管理方面,密切关注市场窗口期,有序推进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债券发行工作,发行总规模达人民币120亿元。通过置换境外高息贷款等手段,节省利息费用。2024年全年平均有效利率较2023年下降0.57个百分点。加强境内外授信额度储备工作,为经营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光大环境执行董事兼总裁栾祖盛在同日举行的2024年全年业绩媒体电话会议上对《华夏时报》记者等媒体表示。

  而面对应收账款这一行业难题,光大环境在2024年的应收账款回收率为86%,实现应收账款的回收率较2023年提升约7个百分点。

  光大环境表示,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针对相关工作的痛点与难点,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部委,积极沟通、寻求对策。严格落实应收账款“专班、台账、考核、激励”的长效管控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欠款回收专项台账、国补确权台账两张台账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光大环境的自由现金流约41亿元人民币,这是其2003年从事环保业务以来的21年首次转正。

  栾祖盛指出,2024年,光大环境秉持“稳中求进、以实促稳”的工作方针,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经营持续向好。未来,本集团将统筹好境内外市场开拓,延伸产业链条;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快数智化转型;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做好各类风险预防与应对,全力以赴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本公司股东和社会创造可持续的良好回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17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