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升温 助燃科技股行情

2024-06-19 06:10: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胡雨

  ● 本报记者 胡雨

  日前,以半导体为代表的A股部分科技成长板块再度走强,其也是近期备受关注的“科特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对“科特估”的热情迅速升温,证券公司也纷纷将研究重点投向“科特估”以及相应可能受益的细分领域。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从投资层面看,“科特估”也是“中特估”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优势产业、自主可控、未来产业等方向获得看好;此外,央国企或开展新一轮并购赋能相关领域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性技术,因此部分行业的并购重组动向也值得关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科特估”概念近期持续发酵并受到市场各方重视。参考“中特估”,所谓“科特估”,可以理解为“科技特色估值”。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科技股都属于“科特估”范畴,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新质生产力这一年内热门主题与“科特估”更加契合。

  “从重视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评价维度出发,为了中国高科600730)技领域优质资产的资源配置和价值重塑,研究和探讨建立‘科特估’体系成为必然。”在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看来,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推动国内科技创新热潮的兴起,而这需要资本市场通过更加合理的估值体系来助力相关企业的成长。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角度还是从投资布局视角,“科特估”本身也与“中特估”有着密切的联系。华鑫证券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芹芹认为,“科特估”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考虑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以及近期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杨芹芹认为,从投资层面看,“科特估”也是“中特估”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尽管近期部分科技板块走强,但整个科技成长风格并未出现强势回归。对于“科特估”行情的持续性,申万宏源证券000562)策略团队分析认为,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科技成长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但具体到细分领域,高景气资产估值已经不低;从基本面看,科技成长基本面确实在底部区域,但高弹性改善的线索尚不清晰;从市场特征看,“科特估”行情只聚焦在部分TMT细分领域中,目前还未走出“新主线”的模样。

  聚焦优势产业等三大方向

  对于“科特估”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和投资主线,芦哲认为,“科特估”行业范围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在科技范畴的延伸,其大部分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生物医药、军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专精特新、芯片、5G应用、半导体、信创、物联网、AI PC、光伏、无人驾驶、军民融合、自主可控、数字政府、新能源、AI算力、光通信、元宇宙等方面。

  基于新质生产力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杨芹芹建议,对于“科特估”重点关注三大方向,包括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金属新材料、工业母机、无人机、船舶等),自主可控(半导体、AI、军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以及未来产业(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等)。

  除科技行业本身的机遇外,“科特估”可能带来的央国企新一轮并购机遇也被业内关注。中泰证券600918)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判断,与大国核心科技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是中央层面新质生产力关注的重点所在,央企科技龙头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支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项目,在颠覆性技术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研究,推动技术突破和创新,或是承接新质生产力中的“颠覆性,前沿性技术”的重要载体。“未来央国企或开展新一轮并购,赋能相关领域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性技术,当下可重点关注电信、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央国企并购重组动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飞天诚信
  • 金麒麟
  • 满坤科技
  • 中英科技
  • 凯中精密
  • 旗天科技
  • 广汇汽车
  • 瑞纳智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