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评:沪指跌0.09%、创业板指跌0.12%,算力板块走高,重组及谷子经济概念股普跌
金融界12月30日消息,周一A股三大股指低开后快速冲高,随即震荡走低午盘前快速跳水,截止午盘,上证指数跌0.09%,报3397.12点;深证成指涨0.03%,报10663.22点;创业板指跌0.12%,报2202.19点;沪深300涨0.26%,报3991.48点;科创50涨0.04%,报1019.0点;北证50跌3.17%,报1059.54点。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8365.00亿元,全市场4251股下跌,1118股上涨,78股持平。
资金方面,大盘主力资金净流出-265.56亿元。物流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37亿元居首,其次是造纸印刷(1.39亿元)、航运港口(0.74亿元)、工程咨询服务(0.50亿元)、农药兽药(0.36亿元)。通信设备主力资金净流出-13.15亿元居首,其次是专用设备(-12.72亿元)、电力行业(-11.92亿元)、商业百货(-11.83亿元)、汽车零部件(-10.84亿元)。
题材方面,独立第三方测试、雾化器、合金材料、反光材料、虚拟运营商、机舱罩、电子烟设计制造、封装玻璃基板、光波导概念、LED背光源等涨幅居前。药用辅料、钢铁辅业、冰雪产业、首发、葡萄酒、景区、丝绸、林业、水产、谷物等跌幅居前。
热门板块
算力板块走强
算力概念股震荡走强,电光科技(002730)走出7连板,群兴玩具(002575)、数据港(603881)、云赛智联(600602)、华扬联众(603825)等多股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上海人工智能“模塑申城”方案出炉,此外,央视纪录片强调,算力即国力,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国盛证券指出,国产算力投资机会的黎明已经到来,基建与电子制造能力将是中国算力最重要的底牌之一。建议关注计算能力、通信能力、制造能力、基建能力的四大环节核心标的。
AI眼镜概念拉升
AI眼镜概念股探底回升,创维数字(000810)5天3板,宝明科技(002992)3天2板,国星光电(002449)、中兴通讯、亿道信息(001314)、云天励飞等拉升。
点评:消息面上,当地时间2025年1月7日至10日,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将举行,恺英网络(002517)战略投资企业乐相科技(大朋VR)、雷神科技等多家科技企业将发布AI眼镜新品。中信证券指出,AI眼镜板块仍处于主题投资阶段,若后续重要厂商的重点产品出现爆款,则有望驱动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活跃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反复走强,博创科技(300548)涨超10%,续创历史新高,宝胜股份(600973)8天5板,博威合金(601137)、精达股份(600577)、兆龙互连(300913)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近期,除英伟达GB200方案外的诸多CSP厂商均提出高密度机柜方案以提升算力和连接效率,随着serdes从112G升级至224G高速铜缆及组件作为短期内最具性价比的方案,有望在Scaleup和Scaleout领域大范围应用。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预计春节后市场开始酝酿春季攻势
中信证券指出,展望2025年1月份,政策处于空窗期,预计上半月市场仍较为活跃,下半月外部扰动因素将逐步增多,市场情绪逐渐降温,从一季度的节奏来看,预计春节后政策预期重新升温,市场开始酝酿春季攻势。从风格配置来看,由于交易损耗持续放大,预计纯粹的小盘风格难以延续,大盘价值风格占优。
海通证券: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
海通证券指出,历史上我国宏观流动性改善与A股底部拐点大多同步,但也存在阶段性背离,关键在于风险偏好(基本面预期)能否回升。股市微观资金变化与股市行情走势相关性更高,9月24日以来行情波动背后是散户等增量资金大幅入市后边际降温。展望2025年,政策发力有望推动基本面预期升温,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全年净增量资金或达2万亿元。
华西证券(002926):A股将“平稳跨年”,关注哑铃策略配置
华西证券指出,临近年报预告披露期,日历效应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落,A股成交额和融资余额下行,其中受益于低利率和央企市值管理催化的高股息板块可作为压舱石配置。中期维度,当前股市资金供需关系已大幅改善,宏微观流动性均有望宽松,以“AI+”为代表的科技主题仍将频繁演绎。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突发利好!中国结算宣布:减半收取
- 特斯拉跌幅扩大至7%,四季度车辆交付量低于市场预期
- 大手笔!阿里巴巴,已斥资13亿美元回购股份!还有207亿美元在路上
- 分析师:特斯拉交付量将在2025年加速增长 并受益于自主和人工智能时代
- 楼市信号!北京二手房成交“爆了”
- 44家上市公司股票获回购,居然智家回购金额最高
- 机构今日首次关注这11股
- 2025年首份金股名单出炉
- 近30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及最新进展 回购热潮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