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停牌!不到4年,江西光伏跨界玩家或将再次“披星戴帽”

2025-03-28 09:50:48 来源: 数字新能源DNE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获悉,3月24日,海源复材002529)发布一则“关于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的公告。

  公告显示,江西海源复材近日接到了控股股东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赛维”)的通知,正在筹划公司股份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鉴于上述事项处于洽谈阶段,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3月24日开市起停牌。原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但截至3月26日,海源复材又发布公告表示:因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公司股票自3月26日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三个交易日。

  5.5亿元接手!跨界入局光伏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海源复材创立于1988年,主营业务最初为机械装备和复合材料制品,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当时的控股股东为海诚投资,以及李良光、李祥凌及李建峰三兄弟为代表的李氏家族,他们通过海诚投资、海源实业和直接持股的方式,共计持有海源复材27%的股份。

  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3月3日,李氏家族以5.5亿元的总价将其所持的5720万股(占总股数的22%)转让给江西嘉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嘉维”)。自此江西嘉维甘胜泉成为了海源复材新的实控人。

  2020年9月,江西嘉维更名为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赛维”)。

  值得注意的是,在甘胜泉接手前,海源复材已连续两个会计年度(2018-2019 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基于此,深交所对海源复材股票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随之变更为*ST海源。

  不过,新任掌门人甘胜泉接手后便迅速抓住时机,为公司注入了光伏概念。

  在甘胜泉带领下,海源复材于2020年收购江西赛维子公司新余赛维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涉足光伏组件行业。当年12月,新余赛维首期375MW高效光伏组件实验线试生产,并于2021年正式投产。

  也就是在组件试验线投产的这一年,新任掌门人甘胜泉带领,此前连续2年亏损、已濒临退市的海源复材成功逆袭!

  大扩产!百亿光伏项目却接连落空

  尝到了“甜”头的海源复材,自此开始了公司光伏项目的扩产计划。

  2020年12月,海源复材宣布拟投资105亿元在江苏扬州高邮投建10GW高效电池、10GW高效组件项目。

  紧接着2021年11月,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其与江苏扬州经开区管委会、西南证券、华能国际600011)、江苏华晖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框架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包括海源复材105亿项目),优先落户扬州经开区,投资涵盖光伏电池、组件工厂及光伏电站等领域。

  根据上述战略规划,海源复材还与苏州捷得宝签署了《设备买卖框架合同》,双方计划共同完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产能建置项目,本次拟先行采购1GW异质结电池设备做为第一期项目推进使用。

  2023年1月,海源复材与安徽滁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斥资80.24亿元在安徽全椒县投建15GW的高效光伏电池、3GW光伏组件项目。项目大体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二期建设5GW HJT超高效光伏电池及3GW组件。

  同年5月,海源复材就又发布了该项目的变更公告,称要在安徽滁州全椒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3GW组件产能;二期项目则改为5GW HJT电池项目。

  然而风云突变,就在安徽项目宣布变更还不到一年,海源复材的扩产计划突然刹车。

  2024年3月,海源复材董事长甘胜泉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因目前光伏市场TOPCon电池及组件产能过剩,公司决定终止全资子公司在安徽滁州市全椒县建设的光伏项目。

  与此同时,海源复材也发布公告,一并将滁州能源100%股权,以3800万元转让给爱旭科技。转让完成后,海源复材不再持有滁州能源股权,预计将获得损益约3800万元,将计入2024年损益。

  时至今日,再来复盘海源复材过往的项目运作,不论是上述提及的300亿项目、105亿项目亦或是80.24亿元项目,结局都有些无疾而终:80.24亿元项目已正式终止;300亿项目和105亿项目,海源复材却始终未透露任何实质推进消息,实际上也等同于搁置放弃。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注意到,自2023年以来,受光伏行业寒冬影响,多家涉及光伏的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或暂停光伏项目。在此背景下,海源复材终止其位于滁州的光伏项目,也并不让人意外。

  同时海源复材在2020年和2021年规划的两大超百亿项目,投资规模虽大,但遗憾的是,这些项目始终未能真正落地实施。也正因如此,光伏板块未能显著推动海源复材的业绩增长,公司经营未有明显起色。

  随着控股权的出让,海源复材的跨界光伏故事似乎也即将迎来尾声。

  不到4年或再“披星戴帽” 危机四伏寻出路

  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海源复材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1.6-2.08亿元,上年同期约为3.1亿元。其预计利润总额亏损b,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1.6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67-2.06亿元。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情形,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亏损的净利润叠加营收不足3亿元,这意味着在正式发布2024年年报后,海源复材或将再次“披星戴帽”。

  但海源复材的危机不仅于此。

  在此次停牌前,海源复材还连续发布了两则公告。一则是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又新增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4,637.5万元。其中作为被告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4,566.6万元。

  另一则是关于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程健女士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举布局光伏无疾而终,业绩亏损、董秘离职、诉讼案件多发…种种迹象反映出海源复材经营状况或许早已不堪重负。如果此次易主成功,这个老牌上市企业能否迎来新机?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51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