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专精特新“小巨人” 冲刺沪市主板IPO
仙居专精特新“小巨人”——肯特催化(603120)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肯特催化”)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行上市。昨日,肯特催化披露招股意向书,公司本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226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初步询价日期2025年4月1日,申购日期2025年4月7日。
十余年的发展 企业建立起较强的行业地位
肯特催化是一家主要从事季铵(鏻)化合物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于2009年,坐落在仙居县经济开发区,下辖全资子公司江西肯特化学有限公司和浙江肯特催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四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油田化学品等领域。
催化剂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剂的科技创新进一步支撑了我国绿色化工、能源革命的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制造、新能源其他新型催化剂、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技术、石油裂化催化材料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招股书显示,肯特催化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156件,形成各类自有软件著作权10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肯特催化已建立起较强的行业地位。尤其是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肯特催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7.45%、19.34%和22.62%,不仅市占率较高,而且在不断提升。
肯特催化与江西肯特分别被评为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19年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肯特催化2022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IPO融资金额
用于功能性催化新材料项目
肯特催化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外部专业性资源,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台州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产品工艺的研发和改进。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项飞勇、郭燕平,第一大股东为项飞勇,其持股比例为37.61%。根据招股书,2024年公司员工为552人,在人员专业结构中,销售人员为33人,占比为5.98%;生产人员为374人,占比为67.75%;研发人员为58人,占比为10.51%。
上交所官网显示,肯特催化此次IPO融资金额为4.99亿元,募投项目为年产8860吨功能性催化新材料项目。关于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可否及时消化,有媒体提出过质疑。为此,肯特催化还在2023年9月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控股子公司江西肯特异地技改扩能项目,自2021年6月起投产逐步开始试生产运营。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肯特催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6亿元、8.08亿元、6.66亿元和6.17亿元,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33.93万元、1.10亿元、8090.41万元和9351.28万元。
275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
- “宁王”2024年业绩预喜: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
- 赛力斯重组,大消息来了
- 上调评级+调研 业绩高增长公司获券商青睐
- 大幅换仓!刘格菘、林清源持股曝光
- A股逾1500份2024年业绩预告出炉 三大行业景气度回暖
- 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 A股公司密集派发“大礼包” 一年多次分红成常态